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指出,有研究预测,如果超重肥胖问题得不到有效遏制,到2030年,我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将高达70.5%,儿童超重肥胖率也将达到31.8%。这一数据令人警醒,那么,什么样的胖才是真正的超重和肥胖呢?
如何判断超重和肥胖?
超重和肥胖并非单纯的外表问题,而是体内脂肪积累过多,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的状态。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衡量标准是体质指数(BMI),其计算公式为:
BMI = 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
根据我国标准:
正常体重:BMI在18.5至24之间。超重:BMI在24至28之间。肥胖:BMI达到或超过28。肥胖又根据BMI进一步分为:
轻度肥胖:BMI在28至30之间。中度肥胖:BMI在30至35之间。重度肥胖:BMI在35至40之间。极重度肥胖:BMI超过40。超重和肥胖的成因
超重和肥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肥胖史的人更容易出现超重或肥胖。饮食习惯:高热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饮食是导致体重增加的主要原因。身体活动不足:现代生活方式中,久坐不动、缺乏运动的现象普遍存在。生活习惯:不规律作息、压力过大、睡眠不足等也会影响体重。社会环境:食品供应丰富、生活节奏加快、城市化进程等因素加剧了肥胖问题。超重和肥胖的健康危害
超重和肥胖不仅是外观问题,更与多种健康问题密切相关,包括:
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等。代谢性疾病:如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呼吸系统疾病: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骨关节疾病:如骨关节炎。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如何预防和管理?
合理饮食:控制总热量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纤维的食物,减少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改善生活习惯: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减少压力。定期监测体重:定期测量体重和BMI,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寻求专业帮助:如果超重或肥胖问题严重,可以寻求营养师、医生等专业人士的帮助,制定个性化的体重管理计划。结语
超重和肥胖不仅是个人健康问题,更是社会公共卫生问题。通过科学的体重管理,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超重肥胖,提升整体健康水平。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关注体重,关注健康,共同迎接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