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浑浑噩噩工作几年后,还没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就已经快30岁了,不觉间已成家,父母也要老了。
这个时候回头看自己走过的路,觉得满是遗憾,开始感叹如果当时。
然后才开始考虑,自己要追寻什么,发现已经落后太多。
穷小孩的人生是从30岁开始,90%的穷人孩子在经济独立后,会先补偿自己两年,大吃大喝,买各种电子产品,把自己一直没舍得看的烂牙治好,再攒两年钱去做一下近视手术,慢慢开始健身掌控体型,孤独时开始养小猫小狗......
少时不得之物,终将困其一生,有些人一辈子都在弥补童年的缺失和不幸。
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可所谓的“早当家”不过是多学了一些生存技能,会洗衣做饭,会帮着干农活,会照顾弟弟妹妹的起居,起早贪黑机械重复繁重的体力劳动,而在思考方面很难有精进。
站在30岁的路口,穷人家的孩子所面临的境况大概率是:既要完成个人原始资产积累,又要肩负起家庭的责任和期待。
当同龄人在考虑学区房时,他们可能还在为房租发愁;当别人用父母准备的婚房组建家庭时,他们制定着详细的工资预算清单——房租、交通、通讯、父母生活费、弟弟妹妹的学费……
想尽一切办法,把一块钱花十块钱的价值。
说到底,穷人之所以穷,很大程度上是思维上的贫穷。大家身体都差不多,差距就在于别人见过、听过、经历过的,我们可能都一无所知。这就导致我们认知和别人不一样,命运自然也就不同了。
“我们靠透支未来的方式,支撑着眼下精致的生活,但每天带着数字的焦虑醒来,我们真的开心吗?”
我想很多人的答案是否定的。
从今往后,大大方方地抠,明明白白地省。
兜里有钱,你方能抵御风险,过上真正想要的生活。
写完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