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位网友的文章,大意是我们普通家庭能够一次性拿出30万的占比都不到5%。文章写的不错,用自己身边人为例,举事实摆道理,让人看了不得不服气。
但是我看了底下的评论,却是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从这些评论里我才知道,原来网上很多人说自己活得多么艰苦、多么焦虑,这些都是假的,都是在扮猪吃老虎。在他们眼里,30万不够自己家孩子两天的零花钱;30万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有钱,坐席只能坐小孩那桌;30万在他们当地那个小镇来说就是一个穷人。能一次性拿出区区30万的家庭就是和乞丐、流浪汉没啥区别。
30万在他们当地的小镇,绝对妥妥的一个穷人。我不知道那位网友所在的小镇在哪里,而且我也没有质疑他说的话的真实性,因为我们确实有一些地区人均收入非常高,就像华西村,在2010年的时候,人均收入就达到了惊人的8.5万,而同时期的上海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过3万多点。
2010年的时候,华西村人均收入是上海市人均收入的2.83倍。我相信,在华西村,一个家庭拿出30万的,真的只能算是穷人。
还有网友表示,他和他身边的同事绝大多数人都能不费劲地一次性拿出三十万,甚至更多一些也不在话下,而最关键的是,他们都不过是普通的打工人。
还有人认为,别说30万了,我们的老百姓99.9%的人都能拿出来90万的存款(就是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地方,那个地方还收不收我这样的普通人)。
更有人表示,现在的生活水平,一个普通家庭,仅仅30万的存款买盐都不咸,区区的30万块钱,都不够他家小孩两天的零花钱。
也许他家孩子背后真正的亲生父亲是盖茨或者是马斯克,也就是这种人的小孩才会有如此的豪气吧!
一个四线小城市的网友分享,他们的城市有一百三十万人口,人均存款20万,人均存款能够达到30万的有十万人。
朋友们看仔细了,咱们开始的时候说的是一个家庭能拿出30万,最开始的楼主认为即使以家庭为单位,我们都得有95%的家庭拿不出来。而这位居住在四线城市的网友,他们的人均(注意,是人均,不是一个家庭)存款就已经达到了20万,更有十多万人人均存款达到了30万。
按照他的说法,那一个四口之家,拿出100万应该是不费啥劲的。
确实,看到大家的留言,我感觉我就是一只井底的小青蛙,只看到了井口的那一片小天地,不知道外面的天高地厚。
是的,30万算什么呢?现在一般农村家庭都拿的出。
如果从字面意思来分析,我也感觉30万不算什么,那只不过是两个阿拉伯数字和一个文字组成的名词而已。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所看到的和经历的,却和这些网友分享的大不一样。
邻村一个六十左右岁的男人,身体很强壮,突然之间感觉小腹胀痛,尿液呈浅红色。去医院检查,膀胱癌,医生建议马上手术。手术费用算下来去掉医保报销,自己需要承担四五万块钱。而就这四五万块钱,他家却拿不出来。
男人也看的开,他说:“五万块钱真的拿不出来,就算是向亲戚能够借到,但是将来拿什么还?家人还要不要活?而且这病得上了也就基本上没救了,与其欠几万的饥荒留给家人,不如不治疗顺其自然,这样人也不用遭罪了,钱也省下了!”
男人说的轻松,但我能深深地感觉到他背后的无奈。
如果家里条件允许,如果家里能够拿出这四五万块钱,谁又不想多活几天呢?
可是考虑到一旦借钱看病,今后的日子怎么过,还不如就这么放弃了,至少家人不会因为给他治病影响将来的生活。
而现实却是,就是现在,月收入低于1000块钱的人为5.46亿。
真的不知道那些说30万不够自己家孩子两天零花钱的、99.9%的农村普通家庭都能够拿出90万的,他们这些数据是从什么地方得来的,或者是他们对数字有什么误解?
朋友们,你们认为能一次性拿出30万的家庭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