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儿童亲子

隔壁小孩没钱上学,我悄悄给了500,等到我女儿结婚,他突然出现

"是谁?到底是谁给的钱?"村里人议论纷纷。

王家门缝里的那个信封,整整五百元,没有署名,没有只字片语。

王小强攥着新买的课本,眼神在人群中搜寻着什么。

"我一定要找到这个无名恩人,"他咬着牙说,"等我长大了,一定要报答他。"

李大山低头批改作业,嘴角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01

王家的吵闹声穿过薄薄的土墙,清晰地传进李大山的耳朵。

"读什么书!读什么书!你爹我一辈子没读过书,不也活到现在!"

"可是老师说我能考上初中......"一个孩子的声音,固执而倔强。

"初中?你知道初中要多少钱吗?"

接着是"啪"的一声,像是谁被打了一巴掌。

李大山放下手中的粉笔头,叹了口气。

第二天,王小强没来上学。

李大山知道为什么。交不起学费。

王小强是班上最聪明的孩子。

数学题总是做得最快,作文总是写得最好。

李大山去他家家访过。屋里除了几件破家具,几乎一无所有。

王父整日酗酒,王母常年卧病。

这天下午,李大山站在讲台上,心不在焉地讲着课。

他的目光不自觉地落在王小强空荡荡的座位上。

放学后,李大山独自走在回家的小路上。

路上遇见村长刘振华。

"大山啊,听说王家的孩子不来上学了?"

"嗯,家里交不起学费。"

刘振华撇撇嘴。"那孩子也算是个好苗子。不过,咱们村里像这样的孩子多了去了,能有几个真正走出去?"

李大山没说话。

回到家,李小雨已经做好了晚饭。

简单的白菜汤和馒头。

"爸,你怎么了?看起来不太高兴。"

李大山摇摇头。"没什么。"

李小雨今年十岁,比王小强大一岁。

妻子去世后,她早早学会了照顾家务。

"对了,爸,老师说下学期要买新课本,要二十块钱。"

李大山点点头。"爸知道了。"

夜深了,李小雨已经睡着了。

李大山坐在灯下,面前摊开一个铁盒子。

盒子里有一沓钱。五百块。是他存给李小雨上大学的。

他从未告诉女儿。

这是他两年来的积蓄。

李大山的目光在钱和墙上妻子的照片之间徘徊。

"小芳,你说我该怎么办?"

照片里的女人依然微笑着,没有回答。

第二天,村里流传开一个消息。

王家收到了一笔钱。五百块。

没有人知道是谁给的。

信封里没有字条,没有署名,只有整整五百块钱。

"会是谁呢?"

"会不会是政府救济?"

"可能是王家远房亲戚吧?"

李大山听着这些猜测,默默地批改作业。

一周后,王小强回来上学了。

他背着一个新书包,穿着一双新球鞋。

课间,他来到李大山面前。

"老师,我能继续上学了。"

李大山头也不抬。"嗯,好好学习。"

"老师,有人给了我家钱。我爸说可以让我上初中了。"

"是吗?那很好啊。"

"我想知道是谁给的。"

李大山抬起头,面无表情。"这重要吗?"

王小强愣了一下。"当然重要。我要谢谢他。"

"也许他不需要你的感谢。"

王小强盯着李大山看了很久,欲言又止。

李小雨最近发现父亲变了。

他不再抽烟了。

中午常常只吃一个馒头。

有时候,她半夜醒来,看见父亲还在灯下写东西。

"爸,你为什么总是这么晚还不睡?"

"有些村民的申请表要帮忙填,能赚几块钱。"

李小雨觉得奇怪。以前父亲从不在意这些零碎的收入。

"爸,你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

李大山摸摸女儿的头。"没有。只是想多攒点钱,给你将来上大学用。"

"可是你看起来很累。"

李大山笑了笑。"爸爸不累。你只管好好读书。"

李小雨点点头,但她知道,有什么事情变了。

从王家得到那笔神秘的钱后,整个村子似乎都变了。

02

三年过去了。

王小强顺利升入初中,成绩依然出色。

李小雨也上了初中,父女俩依然过着简朴的生活。

村里人常说,李老师这些年更瘦了,头发也白了不少。

但李大山从不在意这些。

他依然每天准时到校,认真教学。

有人说他是村里最称职的老师。也有人说他是村里最固执的人。

初中离村子有些远,王小强每天要走一个小时的山路。

即使刮风下雨,他也从不迟到。

村里人都觉得他变了。不再是那个瘦小的男孩,而是个有主见的少年。

王小强很少回村子。

只有周末偶尔能见到他匆匆的身影。

李大山和王小强几乎不再有交集。

但村里人常传,李老师总是第一个知道王小强的考试成绩。

这年冬天,村长刘振华找到李大山。

"大山啊,有个事想和你商量。"

李大山正在备课。"什么事?"

"学校那块地,县里看中了。准备征用,建个小厂。"

李大山的笔停住了。"建厂?那学生们去哪上学?"

"去隔壁村啊。也就远两里地。"

"不行。有的孩子家远,再走两里地太辛苦了。"

刘振华笑了笑。"这是为了发展啊。你不能只顾着教书,不管村里的经济吧?"

"只要我在,学校就不能搬。"

刘振华脸色变了。"你一个小老师,敢跟我顶撞?小心我去县里告你。"

"请便。"

刘振华走后,村里的气氛微妙地变了。

一些村民开始对李大山冷眼相待。

"听说李老师不让建厂。那厂能解决多少人就业啊。"

"是啊,现在读书有什么用?还不如早点出去打工。"

李大山没有理会这些闲言碎语。

他仍然坚持教学。仍然过着简朴的生活。

但他不知道,有人在暗中关注着这一切。

中考那年,王小强考了全县第一。

这个消息像风一样刮遍了整个村子。

"听说小强要去县城重点高中了!"

"那孩子有出息啊!不愧是李老师的学生!"

李大山听到这些赞扬,只是淡淡地笑了笑。

王小强离开村子的那天,李大山站在学校门口远远地看着。

少年的背影瘦削而坚定,像一棵倔强的小树。

李大山在心里默默祝福:去吧,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同年,李小雨也考上了高中。

李大山把她送到学校,看着女儿住进宿舍。

回家的路上,他第一次感到了孤独。

家里只剩下他一个人了。

晚上,他坐在院子里,习惯性地摸了摸口袋。

已经很多年没抽烟了。

他抬头看着星空,想起了许多事。

那些事,他从未对任何人提起。

03

时间像流水一样匆匆而过。

王小强和李小雨都离开村子去了大城市。

李小雨考上了师范大学,成为了一名老师,像她父亲一样。

而王小强,村里人只知道他去了很远的地方。

偶尔有人从外地回来,带回一些消息。

"听说小强在城里干得不错。好像是在一家电子公司工作。"

"他妈最近住上了砖房,日子过得不错。"

这些消息传到李大山耳朵里,他只是微微一笑。

他已经六十岁了,即将退休。

他没有存款,没有房产,唯一值钱的东西就是那一屋子的书。

退休后,他打算继续住在学校旁边的老房子里。

或许,等李小雨成家立业后,再考虑去城里和女儿同住。

这天,村长刘振华突然来访。

李大山很惊讶。自从学校土地那事后,两人几乎没说过话。

"大山啊,好久不见啊。"

"村长,有事吗?"

"没什么大事。就是听说你要退休了,来看看你。"

李大山狐疑地看着刘振华。这个精明的人,从不做无利可图的事。

"对了,你知道吗?小强现在发达了。"

李大山的表情没有变化。"是吗?"

"听说他在城里开了家电子公司,赚了不少钱。他妈跟我说,小强要回村投资呢。"

李大山放下茶杯。"哦?投资什么?"

"好像是要建个厂。我想着,你和小强关系不错,能不能帮忙说说好话?"

李大山笑了。"我和小强没什么特别的关系。他已经离开村子很多年了。"

"别谦虚了。村里人都知道,你是他最尊敬的老师。"

李大山没再多说。

送走刘振华后,他站在院子里发呆。

王小强要回来了?这个消息让他有些恍惚。

那个曾经瘦小的男孩,现在已经是事业有成的青年。

李小雨那年回家探望父亲。

她已经工作几年了,在城里买了小房子。常常劝父亲搬去和她同住。

"爸,村里条件太差了。你一个人住,我不放心。"

李大山摇头。"我习惯了。这里是我工作了一辈子的地方。"

"可是你退休了。何必再留在这里?"

李大山没有回答。

他不能告诉女儿,他在等一个人。

等一个也许永远不会回来的人。

李小雨叹了口气。"对了,爸,你知道王小强吗?我们小时候的同学。"

李大山的手微微一顿。"知道,怎么了?"

"听说他现在很成功。在城里开了公司。"

"嗯,听说过。"

"我们同学聚会,有人提起他。说他每次问起村里的情况,第一个问的就是你。"

李大山愣住了。"是吗?"

"他还打听你的退休工资够不够用,生活过得怎么样。"

李大山低下头,不让女儿看见自己湿润的眼睛。

"爸,当年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李小雨问道。

"什么事?"

"关于王小强的。我记得他突然不来上学了,后来又回来了,还换了新书包。"

李大山摇头。"太久远的事了,记不清了。"

李小雨知道父亲在隐瞒什么,但她没有追问。

这次回家,她带了不少礼物。

其中有一本相册。

"爸,我整理了一些老照片。你看,这是我小时候。这是妈妈。"

李大山翻着相册,眼前浮现出许多往事。

突然,他停在一张照片前。

照片上是学校门前的合影。他站在中间,周围是一群学生。

其中就有王小强,瘦小的身影站在角落里,目光却炯炯有神。

李大山的手微微颤抖。

他放下相册,借口去厨房倒水。

在厨房里,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

李小雨没有跟过来,但她注意到了父亲的异常。

那天晚上,李小雨发现父亲的抽屉里有一个旧信封。

信封里是一些发黄的作业本和奖状。

一张纸条从信封里滑了出来,里面的内容让李小雨愣住了。

上面写着:"老师,谢谢您的五百元。我一定会报答您。王小强。"

她终于明白了。

当年帮助王小强的神秘人,竟然是父亲。

第二天,李小雨欲言又止。

她想问父亲,但又怕触碰他的伤心事。

最终,她什么也没说。

她只是在临走前,紧紧地抱住了父亲。

"爸,你是世界上最好的人。"

李大山不解地看着女儿。"怎么突然这么说?"

李小雨含着泪笑了。"没什么。我就是想告诉你。"

李小雨离开后,一个意外的消息传来。

学校要拆迁。

新任村长,也就是刘振华的儿子刘阳,声称是为了扩建道路。

李大山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虽然他已经退休,但学校对他来说,依然是最重要的地方。

刘阳嘲讽地说:"李老师,您都退休了,管这么多干什么?时代变了,学校早晚要拆。"

李大山固执地站在学校门口。"除非从我尸体上踏过去。"

一场看不见的较量开始了。

村民们分成了两派。一部分支持李大山,认为学校不能拆;另一部分则认为拆了建路,对村里的发展有好处。

就在争议最激烈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一场大火烧毁了李大山的房子。

那天晚上,李大山正在学校整理资料。

邻居跑来报信:"大山,不好了!你家着火了!"

李大山赶回家时,火已经烧得很旺。

他冲进火场,只为了救出妻子的遗像和那个装有王小强作业本的信封。

房子烧毁了。李大山被烟熏得晕了过去。

醒来时,他已经在县医院。

李小雨守在床边,眼睛哭得通红。

"爸,你终于醒了。吓死我了。"

李大山虚弱地问:"房子......"

"别担心房子了。人没事就好。"

"小雨......我该去哪里住?"

李小雨握住父亲的手。"和我一起住。我已经请了长假,会好好照顾你。"

李大山闭上眼睛,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医药费是个大问题。

退休后,李大山的退休金很少。

李小雨花光了积蓄,还是不够。

她不得不向朋友借钱。

就在这时,医院通知他们,医药费已经有人付了。

"谁付的?"李小雨不解地问。

护士摇头:"不知道。对方不愿透露姓名。"

李小雨猜测是村里的学生集资。但最后证实不是。

村里人都不知道是谁付的钱。

李大山康复后,李小雨把他接到了城里。

原本狭小的一居室,因为多了一个人而显得更加拥挤。

但李大山从不抱怨。

他整天帮女儿做家务,偶尔出去散步,日子过得平静而满足。

直到有一天,李小雨带回一个消息。

"爸,我要结婚了。"

李大山愣了一下,然后笑了。"是那个教数学的小伙子?"

李小雨红了脸。"嗯。他对我很好。"

"好事啊。什么时候结婚?"

"下个月。我们准备回村里办婚礼。"

李大山惊讶地看着女儿。"回村里?为什么?"

"因为那是你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我想在那里结婚,让你开心。"

李大山的眼睛湿润了。"可是......我们在村里已经没有房子了。"

"没关系。赵明的父母同意出钱,在村里租个大院子办婚礼。"

李大山摇摇头。"不行。婚礼的钱,必须由我来出。这是做父亲的责任。"

李小雨看着父亲,眼眶湿润了。

她知道,父亲这辈子省吃俭用,就是为了她。

李大山固执地坚持要给女儿一个风光的婚礼。

他从床底下拿出一个小盒子。里面是他这些年的积蓄。

"爸,这些钱......你是怎么攒下来的?"

李大山微笑着说:"爸这辈子没做什么,但给女儿办婚礼的钱还是有的。"

李小雨抱住父亲,泪水打湿了他的衣襟。

"爸,你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

04

婚礼定在了村里的学校操场上。

新学校已经建好了,比旧学校宽敞明亮。

不知为何,征地拆迁的计划突然取消了。

村长刘阳对外宣称,这是他为村里争取来的政策优惠。

但村里的老人都知道,其中必有蹊跷。

婚礼前一天,李小雨的未婚夫赵明来到村里。

他是城里中学的数学老师,为人稳重踏实。

看到村里简陋的条件,他有些担忧。

"要不,我们还是回城里办吧?这里条件太差了。"

李小雨摇头:"不行。爸爸坚持要在这里办。这是他的心愿。"

赵明理解地点点头。

婚礼当天,全村人都来了。

学校操场上搭起了红色的帐篷。

桌椅整齐地排列着。

李大山穿上了唯一的一套西装,站在校门口迎接宾客。

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老了许多。

但今天,他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村长刘阳走了过来,热情地和李大山打招呼。

"李老师,今天真是大喜的日子啊!"

李大山点点头,心里却在奇怪:这个平日对他不屑一顾的人,今天为何如此热情?

刘阳压低声音说:"李老师,一会儿有个大人物要来。您可要好好接待。"

"大人物?谁?"

"到时候您就知道了。对了,您女儿的婚礼,我们村里出了一份力。您看这操场,这帐篷,都是我们村集体出钱的。"

李大山愣住了。他并不知道这些。

李小雨只说是赵明的父母出的钱。

刘阳拍拍李大山的肩膀。"别想太多。今天是喜庆日子,好好享受吧。"

婚礼即将开始,宾客陆续入座。

李小雨穿着白色婚纱,挽着父亲的手臂,准备入场。

"爸,你紧张吗?"

李大山摇摇头。"不紧张。只是......有点感慨。"

"感慨什么?"

"感慨你长大了,要成家了。感慨时间过得真快。"

李小雨握紧父亲的手。"爸,不管我嫁到哪里,永远是你的女儿。"

李大山微笑着点头。

就在这时,一阵骚动从校门口传来。

人群自动分开,让出一条路。

一辆黑色豪车停在了校门外。

车门打开,一个西装革履的男子走了下来。

李大山瞪大了眼睛。

那人看起来有些面熟,却又说不上在哪里见过。

男子环顾四周,目光最终落在了李大山身上。

他大步走来,在李大山面前站定。

"老师,您还认得我吗?"

李大山愣住了,盯着眼前的陌生人。

突然,他的眼睛湿润了。

"小强?是你吗?"

男子微笑着点头。"是我,老师。"

全场一片寂静。

没有人说话,所有人都在看着这一幕。

李小雨惊讶地看着眼前这个陌生人。

"你是......王小强?"

王小强转向李小雨,微笑着点头。"是我,小雨。恭喜你结婚。"

刘阳急忙凑上前,满脸堆笑。"王总,您来了!我就说您一定会来的!"

王小强礼貌地点点头,但目光始终没有离开李大山。

"老师,这些年,您过得还好吗?"

李大山的声音有些哽咽。"很好,很好。听说你......在城里干得不错?"

王小强笑了笑。"还行。都是老师教导得好。"

村长殷勤地插话:"王总在城里可是大人物了!开了家电子公司,资产上千万呢!"

李大山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曾经那个瘦小的男孩,如今已是身家丰厚的企业家。

婚礼在震惊和惊喜中开始了。

王小强作为特别嘉宾,坐在了主桌。

所有人都在偷偷打量他,议论纷纷。

"那就是王小强?二十年前那个穷孩子?"

"听说他现在很有钱,在城里开了公司。"

"谁能想到呢?当年那个连学费都交不起的孩子......"

酒过三巡,王小强站起身,要求说几句话。

全场安静下来。

"各位乡亲,今天我非常高兴能回到家乡,参加李小雨的婚礼。"

"二十年前,我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孩子。我家穷,交不起学费,眼看就要辍学。"

"在那最困难的时候,是一个恩人,给了我家五百块钱,让我得以继续上学。"

村里人都知道这个故事,纷纷点头。

"这些年,我一直在寻找这个恩人。我想当面感谢他,报答他。"

"今天,我终于可以告诉大家,这个恩人是谁了。"

全场的目光都集中在王小强身上。

"这个人,就是李大山老师。"

人群发出惊讶的声音。

李大山坐在座位上,脸色变得苍白。

王小强的声音哽咽了。

"从那以后,我发誓要报答李老师。"

"我离开村子去城里打工,省吃俭用,终于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公司有了起色后,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回报家乡,回报李老师。"

"李老师住院时的医药费,是我付的。"

"李老师和李小雨今天的婚礼费用,也有我的一部分。"

"新学校的建设,也有我的投资。"

"今天,我还要宣布一个决定:我将在村里设立'大山助学金',专门资助像当年的我一样贫困的学生,让他们也能有机会改变命运。"

全场掌声雷动。

李大山坐在那里,泪水控制不住地流了下来。

王小强走到李大山面前,深深鞠了一躬。

"老师,谢谢您。如果没有您,就没有我的今天。"

李大山站起身,颤抖着抱住了这个曾经的学生。

"小强,我为你骄傲。"

李小雨也流下了眼泪。

她终于明白了,父亲为什么要坚持回村里办婚礼。

他在等一个人。一个他资助过的学生。

一个他以为永远不会回来的人。

婚礼在感动和祝福中圆满结束。

王小强留在了村里。

他出资修建了一座新房子,就在学校旁边,专门送给李大山住。

李大山坚持要付钱,王小强笑着说:"老师,这不是我送您的,而是村里送您的。您教书育人几十年,村里人都记得您的好。"

李大山最终接受了这份礼物。

一年后,"大山希望小学"落成。

这是一所设备齐全的现代化学校。

开学典礼上,李大山和王小强一起剪彩。

李大山虽然已经退休,但仍然坚持在新学校教书。

王小强则设立了奖学金,资助更多贫困的学生。

有记者问王小强:"您为什么如此重视教育?"

王小强看了看站在一旁的李大山,微笑着说:

"因为我相信,知识改变命运。而一个人的善举,可以改变另一个人的一生。"

李大山听了,默默点头。

他想起了二十年前那个雨夜的决定。

五百块钱,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

一个穷苦孩子的,和一个乡村教师的。

在这个小小的村庄里,爱与希望的种子,正在生根发芽,并将继续传递下去,生生不息。

特此申明:本文《隔壁小孩没钱上学,我悄悄给了500,等到我女儿结婚,他突然出现》含有虚构内容创作成分,人物均为化名,图片源自网络,请勿对号入座,请理性观赏文章

标签: 结婚 李大山 李小雨 王小强 刘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