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儿童亲子

王嫂嫁入豪门受歧视 婆婆临终给她一把钥匙 保险柜里放着亲子鉴定书

县城里的人都知道王嫂这些年过得不容易。明明嫁了个城里的富二代,却总是独自带着孩子回娘家住上几天,眼圈青青的,像是没睡好觉。村里的闲话传得厉害,都说王嫂是”拿命换的福气”,可那福气在哪里,她自己也说不清楚。

这已经是她第三次从医院回来了。婆婆的癌症扩散得很快,医生说最多还有一个月。王嫂把手里攥着的钥匙紧了紧,那是婆婆昨晚趁家里人都出去吃饭时悄悄塞给她的。婆婆一边喘着气,一边用她那干枯的手指着王嫂胸前挂的平安扣说:“保…保险柜,跟这个一样…”

王嫂记得那个红木保险柜,放在婆婆卧室的衣柜深处,二十年来从未见过有人打开过。

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公交车窗上的水珠汇成一条条小溪,让她想起泪水。手机响了两次,王嫂连看都没看就按掉了。大概又是小姑子,问她买好晚饭的菜没有。

“到站了,女同志。”司机回头喊了一声。

王嫂被惊醒似的站起身,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里的钥匙。

她是十八年前嫁到林家的。

那会儿她还叫小芳,在县城服装厂做流水线工人,工资不高,但够自己花。每天下班后就去夜校学习服装设计,梦想着能靠自己的努力开一家小店。没想到在一次厂里组织的联谊会上,遇到了来做慈善的林家大少爷林志强。

林志强比她大八岁,城里人,父母都是国企的中层干部,家里在市区有两套房。按理说,这样的条件不至于高攀不起,但小芳心里清楚,人家看上的不过是她那张脸。

“厂长说你设计服装有灵性,”林志强第一次约她时说,“我可以帮你开家店试试。”

小芳犹豫了。她不想欠人情,尤其是男人的人情。

可转眼间,厂里倒闭了。小芳失业在家,父母开始念叨:“这么个有本事的,还等啥呢?”

他们结婚那天,县城下了大雪。婚车开不进村,林志强穿着皮鞋,踩着泥泞的村路走了一公里多,把她从家门口接出来。村里人都说:真是个重情的。

婚礼很隆重,林家人却像是欠了债似的,全程板着脸。婆婆林母站在角落里,眼神时不时地瞟向小芳的肚子,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别理他们,”林志强在她耳边低声说,“他们觉得我应该找个城里人。”

那天她第一次听说,原来林志强曾经有个青梅竹马的女友,名叫苏雅,家境不错,两家父母都很满意。但在结婚前半年,苏雅突然去了国外,说是读书,一去不回。

嫁到林家后,小芳才发现,林家的”富贵”和她想象的不太一样。

家里虽然住着电梯房,但林家有四口人挤在一套不大的房子里。林志强的父亲早年下过岗,靠着一点微薄的退休金和帮人看车维持生计;林母是街道办的退休职工,整天围着麻将桌转;还有个小姑子林小云,当时上大学,花钱大手大脚的。

林志强倒是有份稳定的工作,在一家国企做销售,收入中等。他对小芳还算好,婚后给她在步行街租了间小店,让她做服装生意。生意时好时坏,总算能维持下去。

婆媳关系从一开始就不太好。林母嫌弃小芳出身农村,说话带着方言口音,连走路姿势都看不顺眼。小芳烧的菜总是被嫌弃太咸或太淡,收拾的房间总是”乱糟糟的”。

“我儿子找你,是因为他心软,”林母有次当着全家人的面说,“苏雅要是不出国,早就…”

“妈!”林志强打断了她。

随后是长达半小时的冷战。饭桌上只有筷子碰触碗的声音。

怀孕后,情况更糟了。林母对她的妊娠反应视若无睹,依然要求她做家务。好不容易熬到第五个月,胎动开始明显,林母却突然态度大变,亲自煲汤给她喝,还张罗着给孩子买小衣服。

“你妈这是…”小芳不解地问丈夫。

“大概是知道要当奶奶了吧,”林志强笑着说,“老人都这样。”

女儿出生后,林母抱着孩子,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往下掉。

“像,真像…”她嘟囔着。

“像谁?”小芳好奇地问。

“像我们林家人呗!”林母擦了擦眼泪,喜笑颜开。

从此,林母对小芳更冷漠了,但对孙女却疼爱有加。林母会做一手好菜,却从来不教小芳;家里有什么好吃的,林母总是留给孙女,甚至偷偷拿钱给孙女买零食和玩具。

“没事,老人嘛,”林志强总是这样安慰她,“你别跟她一般见识。”

林志强是个和事佬,工作上也是,从不得罪人,所以十几年来一直是个小主管,升不上去。他怕老婆面子挂不住,经常撒谎说自己要出差,其实是和朋友喝酒去了。小芳识破后也不拆穿,她知道丈夫工作压力大,需要发泄。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林家的事,在县城也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那个县城来的王嫂…”

“哎哟,嫁得不如意啊…”

“听说婆婆天天给她气受…”

渐渐地,大家都忘了她原来叫小芳,都叫她”王嫂”。

王嫂的服装店生意越来越好,她靠自己的能力和积蓄,又开了两家分店。林志强呢,依然在那个国企做着他的小主管,收入微薄,存款不多。家用主要靠王嫂支撑,公婆却视若无睹,偶尔还说些”靠男人养活”之类的话。

“他们就是嘴硬,”林志强说,“心里还是认可你的。”

王嫂不置可否,只是叹了口气。

女儿慢慢长大,性格活泼,容貌出众,尤其是那双大眼睛,跟林志强一模一样。林志强对女儿疼爱有加,可以说是宠上了天。每次王嫂想要管教女儿,林志强总是从中阻拦。

“别管她,她还小。”他总这么说。

所以,王嫂和女儿的关系也一般。女儿更亲近奶奶和爸爸,经常和王嫂顶嘴。青春期后,女儿简直把她当成了仇人。

三年前的一个下午,王嫂在女儿书包里发现了一封情书。女儿才十五岁,正是学习的关键时期,她很担心,想和女儿谈谈。

“滚开!”女儿大喊,“你凭什么翻我的东西?”

“我是你妈妈,我…”

“你算什么妈妈!”女儿突然尖叫,“奶奶说了,你就是个乡下来的…”

话还没说完,王嫂一巴掌打在了女儿脸上。

“你敢打我?”女儿愣住了,随即冲出房间,“爸爸!她打我!”

林志强回来后,看到女儿哭得梨花带雨,也不问缘由,直接对王嫂吼道:“你有病啊?打孩子干嘛?”

“她在早恋,我是为她好。”王嫂解释道。

“人家十五岁,有点感情很正常,你小时候没早恋过?”林志强嘲讽地说,“哦,我忘了,你们农村女孩子可能不一样。”

这句话像刀子一样扎进王嫂心里。十八年了,原来在丈夫眼里,她还是那个”农村来的”。

晚上,林母偷偷塞给孙女一盒药膏,说是消肿的。王嫂听见林母对孙女说:“你妈从小没文化,不懂教育孩子,你别跟她一般见识。”

那晚王嫂哭了很久。

“王嫂,你这是从哪回来啊?”

邻居刘婶站在楼下,手里拎着刚买的青菜,热情地打着招呼。

“医院。”王嫂勉强笑了笑。

“婆婆还好吗?”

“不太好,大夫说…”王嫂声音哽咽,没继续说下去。

刘婶了然地点点头:“唉,这人啊,到了最后,才知道谁是真心对你好的。”

王嫂不知道该怎么接这句话,只能点点头。她和林母这些年的关系,整栋楼里的人都心知肚明。

进了家门,屋子里空荡荡的。女儿已经去上大学了,林志强和小姑子在医院陪床,家里只有公公在看电视。

“爸,您吃饭了吗?”王嫂放下包,问道。

公公头也不抬,嘟囔了一句:“吃了,你姑子送来的盒饭。”

王嫂叹了口气,换了鞋,径直走向婆婆的卧室。那个红木保险柜就在衣柜最里面,平时被一堆衣服遮挡着。她轻轻移开衣服,看到那个已经有些发旧的红木柜子。

保险柜上的锁孔被一层灰尘覆盖着,看得出很久没人碰过了。王嫂取出钥匙,插入锁孔,轻轻一转,柜门应声而开。

“啊——”

一声尖叫从王嫂口中发出。

公公匆忙跑来:“怎么了?你在干什么?”

王嫂站在原地,手里捏着一份黄色的文件袋,眼泪已经模糊了视线。

文件袋上写着”亲子鉴定报告”。

那个下午,王嫂一个人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翻来覆去地看那份报告。

报告显示,林志强和女儿之间没有血缘关系。

一切都开始变得清晰起来。林母最初的冷漠,到得知孩子出生后的态度大转变;林志强对女儿异常的宠爱和对王嫂的冷淡;甚至是女儿那双和林志强”一模一样”的眼睛…

长椅旁边有个垃圾桶,里面躺着一个用过的口罩和半瓶矿泉水。王嫂突然想起,第一次见林志强时,他给她买了瓶矿泉水,那时候她觉得他真体贴。

保险柜里还有其他东西。一叠医院检查单,显示林志强早年做过一次手术,导致无法生育;几封苏雅的信,讲述她在国外的生活,信中反复提到”对不起”;还有一张照片,年轻的林志强搂着一个女孩,女孩的眼睛和王嫂的女儿几乎一模一样。

王嫂的手机响了。林志强发来短信:“妈情况不好,你来医院一趟。”

她没有回复,而是拨通了女儿的电话。

“喂,妈。”女儿的声音听起来有些不耐烦。

“在干嘛呢?”王嫂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

“复习呢,期中考试快到了。”

“好好学习,”王嫂顿了顿,“妈妈爱你。”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嗯,知道了。”

挂了电话,王嫂长出一口气。公园里有对老夫妻在跳广场舞,舞姿不太协调,但笑得很开心。他们旁边的花坛里,郁金香开了一半,还有几个花苞紧闭着。

王嫂想起家里那个被林母嫌弃的花瓶,是她和林志强恋爱时他送的第一件礼物。花瓶不值钱,但她一直珍藏着。去年林母嫌它占地方,趁她不在家扔进了储物间。王嫂找回来时,发现瓶口已经缺了一块,但她还是把它放回了自己的梳妆台上。

医院的走廊里弥漫着消毒水的气味。ICU外,林志强和小姑子正焦急地等待。

“你可算来了,”小姑子抱怨道,“妈一直在叫你。”

王嫂二话不说,换上隔离服,走进了ICU。

林母躺在病床上,呼吸微弱,面色灰白。看到王嫂进来,她艰难地抬了抬手。

“你…看到了?”林母气若游丝地问。

王嫂点点头。

“对不起…”林母说,眼泪顺着脸颊滑落,“我…我不该那么对你…”

“为什么?”王嫂问。

“苏雅…她怀孕了…志强不能生育…她不想要…但志强想要个孩子…”林母断断续续地说,“他们计划着…找个女孩…”

王嫂感觉一阵眩晕。

“那孩子…是苏雅的?”她问。

林母微微点头:“她生完就走了…志强说…会对你好的…”

“他知道我知道真相后会怎样吗?”

“他以为…你永远不会知道…”林母闭上眼睛,喘了几口气,“我不想带着这个秘密走…你是个好女人…应该知道真相…”

王嫂握住林母的手:“谢谢您。”

林母睁开眼睛,有些诧异地看着她:“你…不恨我们?”

王嫂摇摇头:“我恨过,但女儿是无辜的。这十八年,我把她当成自己的孩子养大。”

“她就是你的孩子…”林母用尽最后的力气说,“比…亲生的…还亲…”

三天后,林母去世了。

葬礼上,王嫂全程没有哭泣,只是默默地料理着一切。县城里的人们窃窃私语,说她冷血,说她终于熬出头了。

林志强不知道母亲留给王嫂的秘密,还在为失去母亲而悲痛。王嫂见他哭得像个孩子,突然想起第一次见面时,他说要帮她开店的样子。

葬礼结束后,王嫂把亲子鉴定报告和其他文件装进了信封,悄悄烧掉了。她在心里对林母说:“我不会告诉任何人,就当这是我欠您的。”

女儿回家奔丧,见到王嫂时有些尴尬。王嫂拉着她的手,轻声说:“奶奶走了,以后要好好照顾爸爸。”

女儿点点头,眼睛红红的。

晚上,王嫂整理婆婆的遗物,发现了一个小盒子,里面是一支口红,还有一张字条:“小芳,这是我最喜欢的颜色,现在送给你。”

王嫂看着镜子里的自己,突然发现鬓角已经有了几根白发。她轻轻地涂上口红,嘴角微微上扬。

一个月后,王嫂在服装店里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

“请问是小芳吗?”一个女声问道。

“是我,您是?”

“我是苏雅,”电话那头的女人说,“阿姨去世前联系了我。”

王嫂沉默了片刻:“有什么事吗?”

“我…我想见见女儿,”苏雅说,声音有些颤抖,“如果你不介意的话。”

店里的电视正在播放天气预报,说明天会有雨。窗外,几个小孩在追逐打闹,其中一个摔倒了,但很快又爬起来继续跑。

“她不是你女儿,”王嫂平静地说,“她是我的女儿。”

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最后只说了句:“谢谢你这些年的照顾。”

挂了电话,王嫂长出一口气。她看着墙上女儿的照片,那双眼睛明亮有神,确实和林志强不一样,但她从来没往那方面想过。

“王嫂,这批新款什么时候到啊?”一个熟客走进店里,打断了她的思绪。

“快了,下周就到,”王嫂笑着回答,“到时候给你留一件。”

店门口的风铃随风摇曳,发出清脆的声响。王嫂想起了那把钥匙,想起了婆婆临终前的眼神。或许,人生就像那把钥匙,看似只有一个用途,却能打开许多意想不到的门。

门外,阳光正好。

标签: 亲子 婆婆 钥匙 保险柜 林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