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教育局发布了《关于做好2025年幼儿园招生入园工作的通知》通过“优化报名流程、支持方便就近入园、支持托幼一体、支持满三岁即时入园”措施,提升幼儿园招生入园便民服务水平。
聚焦十个热门问题,相关部门进行了回应。
Q1:今年可在哪里查询幼儿园招生入园政策?
A1:家长可通过成都市教育局及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官方微信公众号、网站查询今年招生入园相关政策,以及信息采集、报名时间、报名条件、报名流程等信息。如查询后仍有问题需要咨询,家长可拨打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招生咨询电话进行咨询。(后附招生信息咨询方式)
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将于2025年4月30日前公布幼儿园招生公告,请家长及时关注。
Q2:今年幼儿园秋季集中招生入园幼儿需要符合哪些条件?
A2:2025年幼儿园小班秋季集中招生对象为2021年9月1日至2022年8月31日(含8月31日)出生的学前儿童,优先满足幼儿园服务范围内户籍适龄儿童的入园需求,支持有条件的区域逐步推进适龄儿童在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工作或者居住的地区方便就近接受学前教育。
Q3:今年普惠性幼儿园如何报名?
A3:普惠性幼儿园包括了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今年普惠性幼儿园报名入园将通过信息采集、资料审核、报名录取、入园登记等环节开展,具体细则详见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招生公告。
请适龄儿童家长注意今年报名入园流程与往年的明显变化,特别是“先采信息后报名”:
报名流程优化
5月6日至12日适龄儿童家长登录“成都市幼儿园招生入园服务平台”先采集信息(目前系统暂未开通,请各位家长关注成都教育发布后续通知),审核通过以后5月19日开始进行网上选报幼儿园,未进行信息采集的儿童无法进行后续网上报名。
资料审核简化
今年幼儿园报名将实施网上信息校验,教育部门将通过共享数据进行网上信息校验,审核结果可在平台上查询。
如网上信息校验通过,家长则不需要到现场审核;
如网上信息校验未通过以及其他特殊情况确需到现场进行资料审核的适龄儿童,家长则需要到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指定地点按要求持相关证明材料进行资料审核。
此外,除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外,其他民办幼儿园实施自主招生,家长可向幼儿园咨询
Q4:双胞胎(多胞胎)、多子女家庭入读普惠性幼儿园怎么报名?
A4:双胞胎(多胞胎)参加普惠性幼儿园小班集中招生报名时,家长可自愿选择双胞胎(多胞胎)绑定报名同一幼儿园,绑定报名后,如绑定幼儿被录取,则双胞胎(多胞胎)同时录取。
多子女家庭参加普惠性幼儿园小班集中招生报名时,家长可自愿选择未达入园年龄的其他子女绑定报名同一幼儿园,未入园子女与当年入园子女应在同一幼儿园共同就读至少一年。多子女家庭在往年参加报名已选择“二孩捆绑”,若已录取的,“二孩”可直接登记入园;若未录取,“二孩”符合今年报名条件,仍可参加集中招生。
Q5:普惠性幼儿园录取规则是什么?
A5:如审核通过的报名幼儿人数未超出计划招生人数,则全部录取;如审核通过的报名幼儿人数超出计划招生人数,则通过电脑随机录取;未被随机录取的幼儿,家长可报名参加未完成招生计划的普惠性幼儿园补录。
Q6:如何确认入园短信的真实性?
A6:普惠性幼儿园报名过程中,家长会收到关于资料审核、审核结果、录取通知等手机短信,有关信息可登录“成都市幼儿园招生入园服务平台”进行核实。
在此特别提醒家长,幼儿园不委托任何社会组织、培训机构及个人开展招生入园工作,也不收取任何与招生相关的费用。请家长提高警惕,切勿轻信传言,避免上当受骗。
Q7:幼儿园秋季集中招生结束后才满三岁的儿童可即时入园吗?
A7:今年将实施满三岁即时入园支持措施。年满三周岁的适龄儿童可即时报名入读有学位缺额的幼儿园。幼儿园平时如有缺额,可随时补招。家长可在“成都市幼儿园招生入园服务平台”查询学位缺额信息,在适龄儿童年满三周岁当月的最后一周填报儿童信息,选报有空余学位的幼儿园。幼儿园在次月第一周(工作日)通知儿童监护人办理入园手续。
如果年满三岁即时报名入园的儿童未能就读公办园,在次年秋季集中招生入园时,可按政策继续选报公办园。
Q8:幼儿.园托幼一体的托班怎么招生?
A8: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招收2-3岁儿童。幼儿园托班独立设班,每个班不超过20人。请家长关注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发布的入托相关信息。
Q9:中、大班转园插班如何办理入园手续?
A9:有中、大班转园插班需求的儿童家长可查询幼儿园所在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政策,或拨打咨询电话了解。
Q10:入园后需缴纳哪些费用?
A10:儿童录取入园后,缴纳的费用项目包括:保育教育费、全托幼儿的住宿费,服务性收费项目为伙食费、校车接送费,代收费项目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幼儿园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用遵循“家长自愿,据实收取,及时结算,定期公布”的原则。幼儿园保教费、住宿费按月或者学期收取,不得跨学期收取。伙食费按月收取。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李菲菲 图片 成都市教育局 编辑 曾雪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