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能堂堂正正走进教室了!"汪小菲颤抖着手指敲下这行字时,眼眶还泛着未褪的红。
这位素来以"京城四少"形象示人的企业家,此刻捧着手机反复确认老师发来的家长会通知——这场迟到了三年的相见,背后藏着太多的故事。
三年前台北某私立学校门口,戴着口罩的中年男人在树荫下焦躁踱步。汪小菲第八次抬手看表,放学的孩子已散尽,保安狐疑的目光扫过来时,他不得不钻进车里。
那天他在微博写下:"站在校门外看着空荡荡的操场,突然就想起小玥儿刚出生时,我整夜整夜抱着她背《三字经》。"这条秒删的动态,被眼尖网友截图疯传。
出身书香世家的汪小菲,爷爷是清大教授,父亲是建筑设计师。他初中就带着全优成绩单赴法留学,在巴黎政治学院攻读期间,曾因在塞纳河畔教华裔孩子写毛笔字登上当地报纸。这种刻在骨子里的教育执念,在2018年大S带着孩子搬进信义区豪宅后,成了扎在心口的刺。
2022年9月,网友拍到小玥儿弯腰玩手机走路的照片引爆热搜。汪小菲凌晨三点给女儿班主任发邮件,附上整脊医师的联系方式,却被大S以"过度干涉"为由退回。当月家长会日,具俊晔代替生母出席的合影流出,照片里小菻菻歪斜的坐姿让教育专家痛心疾首:"脊柱侧弯超过15度了!"
转机出现在2024年春。汪小菲的律师团队挖出关键证据:两个孩子三年内换了四所国际学校,语言成绩从全A跌至C档;钢琴老师证实已有半年未收到课时费。当这些材料摊在台北家事法庭时,法官看着汪小菲连夜整理的《子女教育规划书》——从海淀黄庄奥数班到牛津夏校,密密麻麻标注着47个教育节点。
如今走进教室的汪小菲,带着两本特殊笔记:泛黄的《汪氏家训》抄录着"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簇新的iPad里存着麻省理工公开课。簇新的电子设备里存满名校公开课资源。当他认真向老师探讨孩子作业中的笔法细节时,谁还记得三年前那个在接送途中默默观察的父亲?
夕阳透过教室窗户洒在空座位上,汪小菲轻轻抚过女儿的书本。手机突然震动,马筱梅发来消息:"家教团队已到酒店,随时可以试课。”
他望向走廊里蹦跳而来的两个孩子,终于露出笑容——这场迟到的家长会,终究等来了真正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