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临伊洛绽芳华,伊水悠悠绕物华。4月15日,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创始会长、专家委员会主席、中国范仲淹研究会高级顾问范崇嬿一行,在洛阳市范仲淹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书协、美协会员王清献的陪同下,莅临伊川县实验小学进行非遗传承工作调研。
参观大课间
范会长一行参观了学校的阳光大课间,看到同学们秩序井然地跑步,她满怀希望地看着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她满怀激情地讲起了自己60年儿童教育生涯。她是一名优秀的特级教师,钟情于教育,深爱着朝气蓬勃的孩子们。她说:“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要托举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
参观泥人张工作室
范会长来到了学校的泥塑教室--泥人张工作室。张老师沉浸在泥塑创作的世界里,手指灵活地摆弄着泥巴,神情专注又认真。张老师向大家讲了他的创作历程,60余年的坚守皆因为热爱,自从来到实验小学,有了更好的平台,从泥塑到唐三彩不断进行创新和实验,取得了喜人的成果。张老师十分欣喜地介绍他的作品,他的故事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范会长对张老师的技艺给予了高度赞誉,希望他把精湛的泥塑技艺传授给孩子们,让孩子们把泥塑文化发扬光大。
和孩子们在一起
下课的铃声随之响起,一群可爱的孩子们听说范奶奶来了,争相来到这里向范奶奶介绍自己的作品。范会长看到孩子们,亲切的和孩子们交谈,从创作灵感的来源,到学习泥塑过程中的心得与困惑,都一一耐心询问。同学们眼中闪烁着兴奋与自豪,分享着自己与泥塑邂逅的奇妙经历,现场满是交流互动的欢声笑语。范会长勉励孩子们把兴趣发展成自己的特长,和张老师好好学习,传承好非遗泥塑文化。
欣赏作品
在作品展示区,一件件精美的泥塑作品陈列其中,涵盖了传统民俗、现代生活、神话故事等多个主题,每一件都凝聚着师生们的智慧与汗水,彰显出学校泥塑课程的丰硕成果。在孩子们的作品前,她多次驻足观看,对于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大加称赞,叮嘱老师们要呵护孩子们的创新思维,培养聪慧的好少年。范会长一边欣赏,一边对作品的创意和工艺赞不绝口,对学校将泥塑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引入校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对于学校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清雅的教育环境给予了高度评价。
范会长听取了殷小丽校长的汇报,与学校领导和泥塑课程教师进行了深入交流。她强调,特色教育是学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学校要继续发挥泥塑特色课程的优势,不断丰富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推动泥塑艺术走出校园,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传统艺术,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内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四月芳菲,非遗流韵。非遗文化的传承不仅是技艺的延续,更是民族精神的弘扬。我校以本次指导活动为契机,在非遗传承教育的道路上深耕细作,持续推动非遗“进校园、进课堂”及研学实践,将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中,人人知“非遗”,人人爱“非遗”,为非遗的传承发展播下希望的种子,珍藏文化记忆,增强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