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6日下午,由河池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河池市教育局主办、金城江区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金城江区教育局、金城江区特殊教育学校共同承办的“山水同声·语润童心”特殊儿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观摩活动在金城江区特殊教育学校成功举办。此次活动通过创新教学成果展示、课堂观摩研讨和文艺展演相结合的形式,全面展现了河池市特殊教育领域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的丰硕成果,全市各县(区)教育局语言文字工作专干和公办在职特殊学校教师及家长代表等200余人参与活动。
当日下午,在教学成果展区,呈现学校师生创作的三百余件民族传统文化与非遗文化作品,涵盖剪纸、扎染、泥塑、漆扇等多元艺术形式,每一件作品既是非遗技艺的活态传承,更是残健融合的生动实践。同步展出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工作成果,通过政策宣传、经典传承、筑牢根基等创新形式,展现学校在构建“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文化浸润”三维语言教育体系中的积极探索,生动诠释了语言文字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的深度融合。
在课堂观摩环节,“壮乡有爱·字启新程”特教语言领域示范课引发热烈反响。盲班教师温浅运用多媒体触感教具,带领学生通过“读、讲、议”、指导学生摸读盲文、有感情的朗诵、用词表达等方式体会古诗词韵律、明感恩之情;聋班教师覃利丽创新采用“手语+口型+动态图示”三维教学法,讲授《回乡偶书》诗词内容和规范书写。河池市教育局教师工作科副科长黎敏现场作了点评指出,这些特色课堂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为特殊儿童语言能力发展开辟了新路径,同时也提出新的希望。
展示课结束,“语桥连心·赋能成长”成果展演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启。河池市教育局教师工作科科长刘文杰在致辞中强调:“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我们要让每个特殊儿童都能享受优质的语言教育。”随后,聋班学生以整齐划一的手语诗震撼开场,指尖的舞动传递着炽热的爱国情怀;盲班学生韦正球用清亮的嗓音诵读《少年中国说》,展现出惊人的语言天赋;培智部师生共同演绎的《三字经》诵读,配合传统服饰,将经典诵读与情景表演完美融合。最后,金城江区特殊教育学校师生共同演出的《美丽中国》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手语、朗诵、民族舞蹈等多元艺术形式交相辉映。
活动期间,金城江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侯彩英介绍,该校创新构建“语言康复+文化传承+社会实践”三位一体教学模式,近三年累计培养特殊儿童语言康复达标率不断提升,此次展演的三百余件非遗作品、4个语言类节目,4册语言文字校本教材,都是日常教育教学成果的自然呈现。
河池市教育局教师工作科副科长黎敏总结道:“举办这次观摩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我市特殊教育学校学生使用普通话沟通交流和使用国家通用手语、盲文的能力,为视力听力残疾人公平接受高质量教育、平等参加社会生活提供语言文字支撑能力。我们将以更大力度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让教育公平的阳光照亮每一位特殊儿童的人生之路。”
活动在全体嘉宾与师生的合影中落下帷幕。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现了河池市在特殊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更彰显了党和政府对特殊群体教育权益的高度重视。在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河池教育工作者正以特有的温度与智慧,为特殊儿童搭建通向美好未来的语言之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