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剪刀、布”“贴鼻子”“下跳棋”“送爱心袜”……4月15日,夜幕刚刚降临,汉阴县漩涡镇中心小学学生宿舍内一片热闹景象,师生们正一起互动游戏、聊天交心,其乐融融,孩子们好不开心,温暖的爱溢满整个校园。这是汉阴县漩涡镇中心小学关爱留守儿童成长行动的一个真实缩影。
今年以来,汉阴县漩涡镇中心小学持续强化党建引领,致力把关爱住宿留守儿童成长这项重要工作抓实做强,积极探索“党建+留守儿童”关爱举措,激发党建“红色引擎”,用温暖的爱点亮留守儿童心灯,照亮前行的道路。
走访调查,精准建档。开学伊始,漩涡镇中心小学采取“支部组织、党员带头、教师参与”方式,对学区内学生家庭全覆盖入户走访,开展留守儿童核查工作,全面调查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心理及其家庭状况等情况,详细登记相关信息,同时宣传国家教育资助政策,把党的温暖与关怀传递到群众家长的心坎上。目前学校留守儿童201名,其中住宿留守儿童95名、留守困境儿童17名,为每位留守儿童建立“一人一档”电子信息档案,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做到家底清、数据准、情况明,为精准开展关爱服务行动提供信息基础。
建强机制,分组探访。为保障关爱行动落到实处,该校建立起由党支部书记挂帅的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机制和专班。全校44名老师分成 22个小组,每组两位老师并对应一间学生宿舍,实行“一对一”或“一对多”与住宿儿童结对帮扶,每周每组老师至少安排一天深入结对学生宿舍进行探访,与孩子们聊天谈心,拉近师生关系,零距离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身体、心理等情况,帮助解决存在的困惑与问题,弥补留守儿童亲情缺失。每次探访后,填写《住宿留守儿童关爱记录表》,记录学生问题、需求和进步,每周小结反思,精准施策帮扶,让每位住宿留守儿童开心快乐度过每一天。
党员认领,认亲结对。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聚焦17名留守困境儿童,该校党支部实施“红烛先锋”行动,采取“党员+”模式,组织全校17名党员教师分别认领1名困境儿童“一对一”认亲结对,担负起困境儿童的“代理家长”,成为困境儿童成长中的领航人。每位党员结合学生的家庭背景、学习情况、兴趣爱好和心理状态等情况,量身制定个性化关爱计划,开展每周至少一次与学生交流谈心,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家访活动,从他们的学习、生活、人格发展、价值观等全方位跟踪帮扶,定制“成长档案”。学校每半学期对党员教师帮扶成效进行一次评估考核,确保关爱工作精准有效, 保障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全面发展。
关注“三特”,一人三管。为持续关注特殊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对身体、心理、行为异常的“三特”学生,建立由班主任、部门负责人和党政班子组成的“一人三管”责任机制,落实三级责任人共同帮扶1名特殊学生,作为特殊学生的导师。每位导师每周一次与学生见面交流,每月一次对其学业、心理、行为习惯等全方位辅导,建立“一生一档”专档,适时关注他们的成长变化,让他们共沐阳光雨露,快乐成长。
丰富活动,育人育心。学校以留守儿童之家为阵地,深耕细作“第三课堂”,开设20个兴趣社团,满足留守儿童多样化需求,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特长,促进身心发展。每学期定时开展留守儿童集体生日会和心理辅导讲座,每逢端午节、“六一”儿童节、中秋节等节日开展关爱留守儿童主题党日活动,以多彩活动照亮成长之路。并通过设立“亲情连线”和“家校社”联动机制,搭建留守儿童与家长交流互动平台,让留守孩子们感受到家的温馨和社会的关心关爱,在温暖的阳光下茁壮成长。(通讯员 杨立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