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坛医院儿科专家李丽嫱主任指出,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临床表现犹如一幅多维度的拼图,需要从行为、认知和社交三个维度进行系统观察。在行为层面,这类儿童往往表现出与年龄不符的过度活跃,就像永不停歇的陀螺,在课堂上频繁离座、手脚不停摆动,甚至会在不恰当的场合奔跑攀爬。注意力缺陷则如同失焦的镜头,表现为难以持续完成作业、经常丢三落四、对外界刺激过度敏感而易分心。
认知功能方面,执行功能障碍尤为突出,患儿如同缺乏导航系统的船只,在任务规划和时间管理上明显滞后于同龄人。约30%-50%的患儿存在学习困难,其阅读流畅性和数学计算能力往往比实际智力水平低1-2个标准差。情绪调节障碍也是重要特征,患儿可能像没有缓冲装置的压力阀,对挫折的耐受性显著降低,容易出现突发性的情绪爆发。
社交功能损害是另一个关键维度,患儿常被同伴视为"破坏游戏规则的人",由于冲动控制能力薄弱,他们往往难以遵守轮流规则,会不假思索地打断他人谈话。李主任特别强调,这些症状必须持续6个月以上,且在家庭和学校等多个场景中均有显现,才能考虑ADHD的诊断。值得注意的是,约65%的患儿会共患其他精神障碍,如对立违抗障碍(ODD)或焦虑障碍,这使得临床表现更趋复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