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儿童亲子

整合13个临床科室资源,深圳市儿童医院成立儿童体重管理中心

4月19日,深圳市儿童医院正式揭牌成立儿童体重管理中心,标志着该院在儿童肥胖防治领域迈入全新阶段。据悉,作为深圳首家儿童肥胖多学科协作诊疗平台,该中心将整合13个临床科室资源,为肥胖儿童提供精准诊疗与健康管理服务。当天,由健康报社发起的“轻苗行动”儿童肥胖管理公益项目也走进深圳,开启国内第二站的宣教活动。

深圳市儿童医院正式揭牌成立儿童体重管理中心。(图片来源:深圳市儿童医院)

据深圳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儿童肥胖多学科协作组负责人苏喆介绍,深圳市儿童医院儿童体重管理中心将整合现有儿童肥胖多学科协作组(MDT)资源,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成立初期,计划在龙华院区每日安排2-3个科室联合坐诊,后期逐步扩展,让更多科室加入;针对早期发现的复杂疑难病例,将提供多学科联合会诊服务,确保复杂病例患儿能得到全面的评估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此外,该中心还计划定期开展科普讲座与义诊活动,为家长普及儿童肥胖的预防知识和科学的健康管理方法,推动肥胖预防关口前移。

“早在2019年,深圳市儿童医院已组建儿童肥胖多学科协作组(MDT),累计为数千名肥胖儿童提供诊疗服务。”深圳市儿童医院院长麻晓鹏表示,协作组覆盖内分泌、营养、中医、康复、呼吸、耳鼻喉等13个学科领域,通过联合会诊、个性化干预等模式,成功解决肥胖相关并发症的早期干预问题。去年,该院开始牵头推动全市儿童肥胖医防融合工作。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显示,我国在6-17岁的儿童青少年中超重率和肥胖症患病率分别为11.1%和7.9%,6岁以下儿童超重率也达到了6.8%,这意味着,每100个孩子中至少就有6个体重超标。据预测,到2030年,儿童超重肥胖率将达到31.8%,也就是意味着3个孩子中可能就会有1个存在肥胖问题。

深圳市儿童医院党委书记罗新乐表示,成立儿童体重管理中心是医院在儿童健康管理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随着体重管理中心的正式投入运行,医院将进一步强化医防融合服务模式,通过多学科协作、科学干预和长期管理,帮助更多孩子摆脱肥胖困扰。

据了解,目前,深圳市儿童医院儿童肥胖管理服务可通过三种方式预约:深圳市儿童医院微信公众号挂号平台;“健康160”等第三方预约平台;线下门诊咨询(挂号至内分泌科儿童肥胖专病门诊)。

揭牌仪式当天,由健康报社发起的“轻苗行动”儿童肥胖管理公益项目也在深圳启动。据介绍,该公益项目在北京举办全国启动会后,首站活动已在西安举行。项目旨在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宣教等方式,提升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儿童肥胖的认知和干预意识,同时推动儿童肥胖门诊建设,促进早筛查、早就诊和规范化治疗。

【相关阅读】

平时做好这些,预防儿童肥胖

提供营养健康的饮食:建议食物多样、营养均衡、动物性食物要适量、保证新鲜蔬菜和水果,多为儿童青少年提供低能量、营养密度高的健康食物。

合理烹调、践行“三减”:做饭时多采用蒸、煮、凉拌和快炒,少用油,不用煎和油炸,帮助孩子减少油、盐摄入,降低肥胖风险。

不吃宵夜:晚上九点以后尽可能不让孩子再进食,建议晚餐适当多添加富含蛋白质和纤维的食物,可帮助孩子维持长时间的饱腹感,减少睡前饥饿。

优选健康零食:如奶及奶制品、新鲜蔬菜水果、原味坚果;结合营养标签,避免选择高油、高盐、高糖的深加工食品,不喝含糖饮料。

支持孩子多运动:根据《儿童肥胖和预防控制指南(2021)》,儿童青少年每周在校外进行3次增强肌肉力量和骨健康的运动,每次30分钟为宜,建议隔天进行一次;中间可穿插60分钟的篮球训练或健美操。周末两天,家长可以陪孩子踢一场足球,或是开展远足、中长跑锻炼,每天活动90分钟左右。

控制视屏,减少久坐:家长要限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每天视屏时间累计不超过2小时,低年龄儿童在连续20分钟视屏时间后需要及时放松眼睛。每天持续静坐时间不超过1小时,每45分钟或1小时站起来运动一下。

标签: 儿童 儿童医院 临床 深圳市 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