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轨迹并非总是按照既定模式前进。我们常常被灌输一种固有的人生脚本:结婚、生子、组建家庭,然后周而复始。然而,现实远比这种简单的模式要丰富和多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我们的孩子逐渐长大,我们往往能够重新找回自我,并开始探索生活中的新可能性。这种转变可能来得突然,也可能是渐进的过程,但它总是充满了令人兴奋的潜力。
1.女性叙事:被忽视的故事与经历
那么,你想让他再结婚,再生小孩,再建立一个家庭,并延续这种模式。但事实上,生活并不一定是这样安排的。我们可能在孩子稍微大一点的时候,就能逐渐恢复一些自己的生活,并尝试去创造其他新的事物。
结婚
例如,我最近看了一些关于一个叫黄历的人的报道。他在40岁时忽然决定离婚,带着两个小孩,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尽管生活形态变化了,他感到带着两个女儿非常开心和自由。这说明,即使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也仍然可以重新构建自己的生活。生育
我们需要打破传统的想象,不被其束缚,从现在开始重新建立自己的生活。包括对于不生育的选择,也不应该被大众传输的那些恐惧所支配。很多次,我觉得我们看到的都是男人的故事,所以我们很容易理解男人在各种境遇下的选择。这是我们被社会灌输的一种观念。我们从小就被灌输说,女孩长大了就要当妈妈。但我觉得它也是一种可能性。比如说,看荞麦的书,我就觉得,思考生育不仅仅是思考生育的问题,还是思考很多问题,也是思考性别、正义和自由的问题。
相比于男性,女性能够成为母亲的这种潜在性,其实赋予了我们思考这些问题的一个新的情境。而这个情境相比于宏大的叙述方式,更具体,更日常,且更加切身。我们其实都可以从这种潜在性出发,思考我们与世界的关系,而不一定要真实地成为母亲。
我觉得这本书,所有人都可以看,甚至男性也非常应该看。他们需要了解生育的具体过程,大部分男性对此其实是一无所知的。此外,他们也应该学习我们思考世界的方式。就像荞麦说的,我们长久以来一直在接受男性思考世界的视角,而男性却很少能够从女性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上的问题。我真觉得他们应该学习女性的思维方式,这样世界会变得更好。
经常有人问我后不后悔生小孩,站在现在这个时间点,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无法完全地想象。如果以我现在的情况,没有生小孩,我会过一种怎样的生活,这其实可以大致想象,但问题是,生育过程让我成为现在的我。我对现在的自己是满意的。
虽然经历了很多困难和创伤,但我对现在的自我感到满意,因为我达到了前几年的我无法想象的一种深度,对世界的思考也是以前没有的。虽然假如我当时不生小孩,随着学习女性主义,或者随着时间的推进,我也可能会变成现在的我,但我现在就是以这样的方式成为现在的我,所以说不上后悔还是不后悔,因为我已经变成了现在的自己。
表达女性主义的方式
3.跨越恐惧:重新审视女性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