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天呐,真的太让人揪心了,又有人因为下水救人,自己却被水给冲走了。
这次出事的是四川三台一个80后的男子,叫李海龙。8月28日那天下午,他跟朋友带着孩子一起在涪江边游泳,谁能想到,朋友家一个9岁的孩子,突然就被浪打进了深水区。
李海龙当时几乎连想都没想,直接就跳下去救人了。后来孩子是被人拉上来了,可他却被江水越冲越远,直到现在都还没找到。这事发生在涪江三台县北坝镇那段,就在明台电站闸门下游。
那个地方水流本来就急,再加上最近水位上涨,表面上看着好像还挺平静的,实际上底下全是暗流和漩涡,根本防不胜防。李海龙当时完全是出于本能反应,一看见孩子有危险,
第一秒就扑进去了,估计连衣服鞋子都没来得及脱。但在自然水域救人,真不是光靠勇气就行的,尤其是电站下游,水流变化太复杂了,人一进去,几分钟就可能被冲出几十米远。
现在警方已经发了协查通报,还联系了下游的射洪警方,大家一起帮忙寻找。李海龙的叔叔在30号那天,沿着江一路找到射洪,可到现在还是一点消息都没有。
家里人该多绝望啊,真的不敢想象。本来几个家庭开开心心地一起玩水,结果一瞬间就变成了这样。很多人可能根本意识不到,野外水域看着好像很浅,实际上危险都藏得很深。
就比如说,你走在河边,感觉水才到膝盖,可再往前一步,说不定就直接没过头顶了。更别提江里面还有挖沙留下的深坑、水草、暗流,甚至闸门放水的时候,水流会突然变急,人根本来不及反应。
这已经不是今年第一起这样的事故了。就前几天,广西桂林有两个从四川去的好朋友,因为提前到了漂流点,闲着没事就去下游桥底下玩水,结果一个滑倒被冲走,另一个去救,最后两个人都没了。
几乎是一模一样的情况:一开始都觉得水浅,不会有问题,可出事往往就在几秒钟,同伴去救援,反而让悲剧变得更严重了。每次这种新闻一出来,总有人会说“不要盲目下水救”,
道理大家都懂,可真要是自己的亲人、朋友就在眼前被水冲走,又有几个人能冷静地站在岸边,只打电话等救援呢?尤其是做父母的、做朋友的,在那一刻根本来不及考虑后果,本能反应就是先扑上去。
但现实真的太残酷了。水上救援的专业人员一直强调,就算你会游泳,在野外水域救人也是风险极高的。因为溺水的人会拼命抓住任何能抓到的东西,往往就会导致施救的人也被缠住,脱不了身。
最好的办法其实是一边大声呼救,一边找竹竿、绳子、救生圈之类的工具,或者抛漂浮物给溺水的人抓住,而不是自己直接跳进去。可惜这些话不知道说了多少次,可每年还是有人出事。
一方面,大家的安全意识确实不够,总觉得“我经常来这儿游,水性好得很”;另一方面,很多野外水域也没有明显的警示标志或者防护措施。就像这次出事的涪江那段,
虽然看着不像是正规游泳区,但夏天去玩水的人估计也不少。要是当地能多立几块醒目的警告牌,或者拉个隔离栏,说不定就能减少一些意外的发生。现在只能盼着警方和救援队伍能快点找到李海龙,
希望越来越渺茫,但没到最后一刻,谁都不愿意往最坏的结果去想。他的孩子还那么小,家里老人天天守在江边等消息,这种煎熬真的太让人难受了。每次看到这种因为救人,
自己反而遇险的新闻,心里都特别不是滋味。你说他傻吗?他肯定不傻,就是太善良、太勇敢了。可你说这种行为值得鼓励吗?从安全角度来讲,又真的不能盲目鼓吹。
毕竟人要是救到了,那就是英雄;可人要是没救到,就可能多搭上一条命,留下两个破碎的家庭。真的,夏天玩水能不能尽量去正规的场所呢?如果非要去河边江边,
能不能提前看看水流情况、关注一下天气预警呢?哪怕只是多问一句附近的人“这里水深不深、有没有坑”,都有可能避免一场悲剧的发生。现在说这些虽然有点晚了,但还是真心希望李海龙能有好消息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