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假期间,在三里屯街道市民活动中心的组织下,三里屯“增广爱乐少儿合唱团”策划并举办了暑期诗词少儿合唱艺术公益课系列活动。该活动面向辖区内青少年儿童招生,通过音乐与诗词的融合教学,在丰富孩子暑期生活的同时,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青少年艺术素养与人文底蕴。
截至目前,该系列公益课程活动累计开办四次。课程围绕《江城子·密州出猎》《锦瑟》《南乡子·自古帝王州》《登高》四首经典诗词作品展开教学与排练。将演唱能力训练与文史知识学习结合,让孩子在歌唱中感受诗词中的语言韵律之美和历史文化之厚。
因材施教,根据学生音乐基础将其划分为A、B两班。A班侧重声乐训练与合唱排演,提升学生的演唱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B班则以音乐基础教学和节奏训练为主,帮助零基础学生建立乐感、掌握基本音乐知识。课程最后环节,所有学生共同学习诗词背后的历史文化知识,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诗乐合鸣’不仅是音乐教育活动,而且是在厚植文化自信,也是在传承与弘扬中华文明。”活动负责人焦子傲表示,本系列公益课活动旨在让艺术扎根于生活,让音乐服务于大众。据悉,街道未来将继续支持类似跨界合作,推动“文化进社区”走向深入。
孩子们在成果展示环节演唱了所学作品,获得了家长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参与此次活动的青少年高澄玥同学的妈妈说:“有幸通过三里屯街道的组织,带孩子参与了增广爱乐少儿合唱团的暑期系列课程,这段经历让我们获益匪浅。尤其要感谢焦老师,他没有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巧妙地以先辈传承的经典诗句为钥匙,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传统文化与艺术的大门。”
参与此次活动的青少年石清音同学说:“原本难懂的音符、节拍、调式,老师用生动的比喻把它们串了起来——四分音符是稳步走路的小朋友,八分音符是蹦蹦跳跳的小兔子,节拍就像大家一起拍手的节奏。跟着老师一遍遍练习试唱、打节拍,我们慢慢能读懂乐谱里的‘悄悄话’,知道该在哪里轻柔,该在哪里激昂,唱歌时也更有底气了。”
“诗乐合鸣”活动通过音乐教育与大语文教育的创新融合,让专业的音乐工作者走出音乐殿堂,走进社区,成为传播音乐的使者,开展社区音乐普及活动,为社区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