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幕细分场景
90分钟演出时长
1周集中联排
经过近1个月的精心排演打磨
大型红色儿童舞台剧
《战地红缨》迎来公演
与观众见面
8月30日,市融媒体中心演播厅内,《战地红缨》全国巡演·仙桃站公演登台亮相,数百名观众犹如穿越时空,重温革命岁月,浸润红色文化。
当日下午3时,灯光渐渐暗沉,小演员陆续登场,演出正式开始。台下观众瞬间安静,沉浸观剧。“特意带着孙女来感受抗日战争年代的艰辛与不易,很有教育意义。”提前2小时就到达演出现场的市民王群枝感触极深。
手持红缨枪照样打鬼子、八路军田教员为儿童团员上课讲述“何为革命”、传递情报的妙计上演、儿童团团员英勇牺牲画面、穿越时空对话情景……幕幕生动,阵阵掌声,引发共鸣。看到剧中人物“喜娃”牺牲的场景,更是令不少观众频频落泪。
小演员们全身心投入,倾情演绎“石蛋”“喜娃”“山花”“田教员”等人物典型,角色塑造鲜明,以独白、隔空对话、情景设置、唱歌穿插的形式呈现紧凑连贯的剧情,生动再现儿童团从懵懂成立到勇挑重担的成长过程。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北京东方戏剧坊指导,团市委、市融媒体中心联合主办,通过演绎该部红色舞台剧,生动还原抗日战争时期的烽火岁月,将红色基因根植于青少年的内心深处。
“从去年底就开始筹备,多次外出交流,最终选定《战地红缨》这个剧目,先后观看了武汉、荆州等处的演出,反响很不错。”作为本次演出承办方——仙桃融媒艺术培训有限公司负责人邱德才介绍,《战地红缨》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教材,已在全国300多个城市巡演,被誉为“行走的思政课”。
精彩剧情牵动着观众们的心弦,大家时不时挥动手中的红旗,拿出手机拍下感人瞬间。“演得太好了,看了还想看。”小观众刘瑾萱盯着舞台,沉浸于剧中情节,坐姿就没变过。在看到剧中人物“田教员”受伤时,神情立马变化,一脸担忧。
演出结束之余,著名特型演员钱大威作为毛泽东的扮演者惊喜现身,与小演员们同台朗诵《沁园春·雪》。伴随激昂的朗诵声,大家的心中激荡起满腔的爱国情怀。
“儿子,你今天的表演真棒,大家都在为你鼓掌。”家长黄燕没想到,当初反对儿子邱思源饰演剧中反派角色“刘二狗”,儿子却欣然接受挑战。演出中,他的表现尤为出色,神情动作样样到位。黄燕透露,孩子在演出前一晚仍在反复观看排练视频、对比动作,付出很多。
一场震撼心灵的爱国主义教育盛宴迎来圆满收官。完美大结局的背后,凝聚着演职人员的倾力付出——
爷孙俩饰演剧中人物“石蛋”的幼年老年形象,一场时空对话让人为之动容;亲姐妹齐上阵参演,在家花功夫费心思对台词;一人分饰两角,迅速切换状态;为了演好角色,反复观看抗日影片模拟动作;角色从“无人参演”到“主动请缨”;只有5句台词也要认真背诵全力参演……
近1个月的时间,导演组统筹负责人熊芳见证并全程参与,备受感动。声音中夹杂着嘶哑,熊芳仍然激动道出今天的心情:“大家从最开始的不在状态到全员‘入戏’,孩子们带来的惊喜超乎想象。”
翻开指导老师张渝的剧本,页面早已多处破损卷边,内页标注了密密麻麻的彩色记号。她说:“不管有多累,就是想把最好的状态呈现出来,让观众身临其境、真切感受。”
“小小身躯扛起家国大义,有时候感觉自己就是‘石蛋’,被他这种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所鼓舞。”今年11岁的小演员徐梓睿是剧中“石蛋”的饰演者,他说这是人生中很有价值的一次经历。
“看过很多场演出,演播大厅的视觉效果令人震撼。今天的演出非常精彩,孩子们表现很不错。”从湖南长沙赶来安装道具的工作人员阚闯为孩子们的表演点赞,他通过手机全程观看直播,一路见证观看量升至6万人次。
文/全媒记者 罗婉婷 图/全媒记者 陈亚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