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儿童亲子

张建平教授:优化儿童SAA移植的适应症选择、时机把握与技术创新

发布时间:2025-09-04 17:38:34  浏览量:4

2025年8月22日至23日,由中国北京健康促进会与广州市红棉肿瘤和罕见病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北京陆道培血液病研究院承办的第十三届陆道培血液病学术大会在京隆重召开。本次会议汇集全球顶尖血液学专家,聚焦造血干细胞移植、细胞治疗、血液肿瘤精准诊疗等核心议题,为千余名参会者呈现了一场高规格、深层次的学术盛宴。会议期间,陆道培医院张建平教授分享了“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移植道培经验”的精彩报告。《肿瘤瞭望-血液时讯》特邀张建平教授围绕临床的核心问题展开深入解读,以期为优化移植管理策略提供重要的实践指导与理论参考。

PART.1

贵院在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领域积累了大量案例。您认为相较于传统免疫抑制治疗,道培团队在儿童SAA移植适应症的选择上有哪些关键标准?能否结合贵院经验说明移植时机的把握,及其如何影响患儿长期生存率?

张建平教授:在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中,目前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一线治疗选择之一,免疫抑制治疗同样也是一线推荐方案。在选择移植适应证时,需结合疾病是否存在与遗传性造血功能衰竭相关疾病等基因突变进行综合判断。若患者携带此类突变,则通常对免疫抑制治疗的反应较差,难以获得理想的血液学缓解,因此一般不建议采用免疫抑制治疗,而应直接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其他一般状态良好的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仍需尊重患者及其家属的意愿,共同决策是选择造血干细胞移植还是免疫抑制治疗。

在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供者选择与移植时机是关键问题。理想情况下,应在确诊后尽早启动移植,尤其需避免在严重活动性感染期间进行;但如患者已接受免疫抑制治疗三个月仍未获得良好反应,也应尽快转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现有数据表明,移植时机延误将导致移植成功率下降。

另有一部分患者确诊时即合并严重感染,若经过2~3周强效抗感染治疗仍未能控制,此时也应考虑尽早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传统观念认为活动性感染是移植的禁忌,因可能增加移植相关风险;然而在再生障碍性贫血背景下,若造血重建无法实现,感染往往难以彻底控制。通过移植重建造血与免疫功能,反而可为控制感染提供更为根本的治疗基础,最终改善患者生存结局。

PART.2

在儿童SAA的预处理方案设计中,贵中心如何平衡移植疗效与低毒性的需求?例如,有哪些针对儿童患者的独到优化模式?

张建平教授:鉴于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良性血液系统疾病,治疗目标不仅在于实现长期生存,更需高度重视患者远期生活质量,包括躯体健康状况,如移植物抗宿主病及重要脏器损伤的控制,以及儿童患者未来的生育功能保护。因此,在移植策略制定中需全面权衡疗效与安全性。

对于处于急性期且造血功能严重衰竭的患者,可考虑减少使用对骨髓毒性较强及可能影响生殖系统的药物。若患者骨髓中仍存有一定残余造血功能,为保障植活,则需实施清髓性预处理,可采用白消安(Bu)等方案。此外,以全骨髓照射(TMI)替代全身照射(TBI)也有助于减轻对儿童生长发育及生育功能的影响。

在供者选择方面,需特别注意部分患者可能存在遗传性造血衰竭相关基因突变。采用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亲缘半相同供者移植,后期患者再次出现造血衰竭的风险将显著增加。因此,在缺乏同胞全相合或非血缘无关供者时,若选择半相合供者,必须充分评估其遗传背景;如存在相关基因突变,可考虑选用非血缘脐带血移植。目前数据显示,脐带血移植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疗效良好,其总体生存与半相合移植相当,且在无移植物抗宿主病生存方面可能更具优势。

PART.3

随着移植技术和体系的不断发展,陆道培医院在儿童移植领域是否引入了一些新技术或新理念?这些创新为提升治疗效果带来了哪些具体改变?

张建平教授:随着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日益成熟,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策略也在不断优化。在供者选择方面,现代基因检测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配型的精确性。若患者不存在遗传性造血衰竭相关基因突变,则可考虑选择亲缘全相合或半相合供者进行移植。

然而,若患者携带此类致病突变,则需避免选择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供者,此时非血缘脐带血移植成为一种重要的替代方案。以往普遍认为脐带血移植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植入率较低,因此临床应用较为谨慎。然而,现有数据表明,脐带血移植在某些方面展现出优于半相合移植的特点,包括急性和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较低,且患者远期生存质量较好。

但需要注意到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例如粒细胞系植入通常较半相合移植延迟约4~5天,血小板植入延迟约1~2周。此外,脐带血移植后病毒感染风险显著高于非血缘或半相合移植。目前,抗病毒药物的显著进展已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此类风险。

未来仍需进一步解决脐带血移植后EB病毒感染及相关并发症,如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疾病(PTLD)的防治问题。若能在现有进展基础上优化EB病毒相关疾病的控制策略,则有望进一步拓展脐带血移植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中的应用空间。

标签: 儿童 适应症 教授 saa 张建平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