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普及健康知识,回应公众关心的健康科普问题,医院官微开设《医师解惑》栏目,聚焦疾病预防,围绕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进行健康科普。本期邀请到我院儿科医生为您科普“儿童肥胖”。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儿童超重和肥胖率持续上升。我国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已逼近20%,儿童肥胖形势不容乐观。然而“胖就壮实”、“长高了就瘦了”的错误认知,让不少家庭忽视风险。破解认知误区,才是拒绝“小胖墩”的第一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儿童肥胖那些事儿。
肥胖的危害有哪些?
WHO明确界定,儿童青少年肥胖属于慢性代谢性疾病。肥胖不仅会改变体型,更会引发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脂肪肝、高尿酸血症、性早熟以及心理问题等一系列健康隐患,且其影响可延续至成年,对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超重/肥胖?
常用判断指标为体质指数(BMI),计算公式是:体质指数=体重(kg) ÷ [身高(m)]²。
评估标准为:对同年龄、同性别儿童,BMI≥85百分位为超重;BMI≥95百分位为肥胖。
各位家长可与下面图表进行对照,判断自家小朋友是否超重/肥胖。
肥胖儿童如何减重?
饮食调整
建议每餐八分饱,控制总热量摄入,避免进食高热量、高糖、高脂肪及深加工食物(如油炸食品、甜点、含糖饮料、 糖果等),增加瓜果蔬菜、肉蛋菜奶及谷物、豆类等富含营养且低热量食物的比例,减少精白米面等碳水摄入量,保障食物多样性,避免节食或单一饮食。
进餐时建议先吃蔬菜,然后吃鱼禽肉蛋及豆类,最后吃谷薯类。定时定量进餐,细嚼慢咽,避免暴饮暴食、零食及夜宵,建议多饮水。养成良好饮食行为习惯。
运动干预
避免久坐,根据孩子年龄和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
建议每天至少累计6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跳绳、骑车、游泳、球类运动等。
建议以家庭为单位运动,这样既能增进亲子关系,也可以锻炼身体,避免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
规律作息
养成健康良好的睡眠习惯,早睡早起,睡前不要兴奋打闹,保证充足睡眠。
建议5岁以下儿童每天睡眠时间为10~13小时,6~12岁儿童为9~12小时,13~17岁儿童青少年为8~10小时。
心理支持
家长和学校要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避免因体重产生自卑或焦虑。多积极鼓励!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帮助。
循序渐进
儿童减重速度不宜过快,每月0.5-1kg比较合适,过快影响生长发育。
定期监测
定期监测身高、体重及BMI等指标变化,尽早发现儿童超重或肥胖苗头,及早就医,科学评估,制定个体化减重方案。
儿童肥胖会引起一系列健康问题,其防控,是一场持久战,通过医生专业减重指导+家长运动陪伴+孩子用心坚持,三方共同努力帮助孩子身心健康,茁壮成长。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儿童减重知识,请到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内分泌门诊进一步咨询。
儿科内分泌门诊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