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姆立克急救法是一种用于解除气管异物梗阻的急救方法,由美国医生Henry Heimlich发明,于1974年正式推广。该急救方法主要利用空气的压力将腹部向上推,从而将阻塞气管的异物推出体外。
1992年,美国心脏协会将海姆立克急救法纳入其急救指南,并进行了进一步的推广和培训。
在中国,海姆立克急救法也逐渐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许多城市都已经开展了相关的培训课程,以提高公众的急救意识和技能。
当呼吸道被异物阻塞时,会影响正常呼吸,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严重时可能引发窒息。窒息发生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急救是关键,延误时间可能导致病情恶化,甚至死亡。
具体操作如下:施救者站在窒息者身后,双手环绕其腰部。双手用力挤压胸部,使胸腔压力迅速升高。利用冲击力将气道异物冲出,使呼吸道通畅。施救者应观察窒息者的情况,确保呼吸道畅通,若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不同年龄儿童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
1岁以下:将婴儿面部朝下放在膝盖上,头朝下,拍打背部5次,然后再翻转过来,用手指按压喉咙,重复以上动作。
1到8岁:将孩子面部朝下放在膝盖上,用手臂环抱孩子腰部,用手掌根部拍打孩子背部5次,然后再翻转过来,用手指按压喉咙,重复以上动作。
在家中:家长应该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以便在需要时能够及时施救,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在学校:学校应该开展急救知识普及活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包括海姆立克急救法。
在室外公共场所:公共场所应该配备急救箱和相关设备,以便在需要时能够及时提供急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