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儿童亲子

海底捞首开游乐园!“抢娃大战”升级了

发布时间:2025-09-06 09:15:14  浏览量:1

原创 曾冉 火锅餐见 2025年09月05日 20:37 河南

1、餐饮“亲子风”再起:海底捞加码了

2、用孩子抓住家庭,跟着大牌抄作业

3、不是谁都能分蛋糕,几点注意事项

1921

文 | 曾冉

餐饮“亲子风”再起

海底捞加码了

这个开学季,河南周口一家幼儿园因“豪华儿童餐”走红网络。龙虾、鲍鱼、榴莲等轮番登场,三餐两点不重样,人均餐标仅20元,被网友称为“梦中情园”。

◎幼儿园给学生提供鲍鱼、龙虾餐食。(受访者供图)

这种关注孩子饮食和体验的趋势,不光出现在幼儿园,餐饮巨头们也纷纷瞄准亲子市场,试图通过更贴心的产品和服务吸引家庭客群。

其实,亲子餐饮并非全新概念。早些年,麦当劳、肯德基就靠“儿童餐配玩具”吸引孩子与家长。而如今,亲子餐饮变得更专业、更丰富了,不再只盯着“吃”,更注重玩乐体验与情感互动。

这当中,海底捞的“频频动作”引发行业关注——

7月底,海底捞深圳方大城店Hi乐园开始试营业,主打“一吃海底捞,带娃没烦恼”,备受关注。

◎堪比专业游乐场

与我们通常见到的那种儿童游乐角不同,它是一个覆盖0-18岁的多龄段游乐园玩耍区,不仅有专业人员托管,还有固定互动表演,如巡场舞蹈、魔术、变脸等,同时能承接生日聚会、毕业聚会。

游乐园里,海洋球波波池、滑滑梯、积木区、沙池区、画画区、投影区……小孩子喜欢的游乐设施都有,一些边角地方都包得严严实实,地面软垫也铺得很到位。

◎很童真,很贴心

不仅有小哥哥小姐姐全程守护,还有欢乐小丑哥哥带着玩。同时,海底捞还精心准备了很多亲子活动,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做手工、做趣味游戏。

玩累了小姐姐还会帮忙倒水喝,玩饿了也不要紧,海底捞专为小朋友设计的儿童餐,可爱的造型让人看了就食欲大增。

单次消费满99元就能免费玩,还没吃饭的话可以先付68元,吃完凭小票退款,或者用349捞币兑换。

小红书上,家长们纷纷评价:“以后带娃吃海底捞终于不用全程‘盯娃’了”“不用追着跑、不用催着吃,这才是带娃吃饭该有的样子啊”……

◎社区店也盯上了娃娃们

而8月底,海底捞首家社区店在北京昌平区沙河镇开业,不再紧盯一线核心商城,而是扎根居民楼下,以“多品类、长时段、轻量化” 玩法瞄准社区 “一老一小” 及家庭客群,打造 “家门口的餐厅”。

在定价方面,海底捞社区店价格更加亲民,还针对家庭、儿童等客群设置针对性套餐。

其实除了海底捞,其他餐饮品牌这几年也在积极布局亲子赛道。

◎亲子赛道的餐饮鼻祖

西贝是最早发力亲子赛道的品牌之一。从2017年推出”七彩儿童餐”到2022年进一步组建专业团队升级餐品,现在还定期开展亲子厨艺课和生日会,将用餐转变为亲子互动体验。有数据显示,2024年西贝儿童客流超过548万人次。

◎大牌齐发力

九毛九则通过IP化场景切入市场,将“超级番茄”主题融入餐厅设计,并成立妈妈顾问团优化体验。其家庭客群占比超80%,单店日售儿童餐超200份......

一个孩子带动一桌消费

跟大牌抄作业

亲子消费潮的卷土重来并非偶然,背后有着深刻的消费市场变化。

据行业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儿童餐市场规模已达3623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5000亿元。在餐饮行业存量竞争加剧的当下,儿童餐市场却逆势上扬,成了大家都看好的新蓝海。

更关键的是“家庭连带效应”:一个孩子背后,往往跟着2-4个家长,客单价比普通食客高,消费频次也更稳定——毕竟“孩子爱吃”往往比“家长觉得好吃”更能拴住回头客。

◎在海底捞吃儿童餐的小朋友

消费主力变迁是核心推动力。80后、90后父母成为育儿主力军,他们的消费观念与上一代截然不同。这些年轻父母自己就是吃着洋快餐长大的一代,对外出就餐有着天然的接受度。同时,他们更加注重孩子的体验感,愿意为优质的就餐环境和服务付费。

火锅行业的转变尤其能说明问题。按理说,火锅是“亲子短板王”:锅底大多是辣的,孩子吃不了;吃火锅时间比较长,孩子很难坐得住,坐不住就容易哭闹,家长也吃不好;桌椅、餐具也不是为儿童设计,家长吃饭时还要分心照顾孩子,体验感大打折扣。

但就因为家庭客群潜力大,火锅品牌反而成为“宠娃”最积极的选手。怎么补短板?他们的办法很实在。

先解决“吃什么”。除了推出不辣的番茄锅、三鲜锅等清淡锅底,还设计了专属儿童套餐,比如把食材做成小动物形状,搭配蔬菜、鸡蛋,兼顾营养与趣味性。

◎熊喵来了儿童餐

以熊喵来了为例,该品牌在儿童餐饮上颇具巧思:一方面主打1.1米以下儿童餐免费,降低家庭消费门槛;另一方面将餐具设计成动物爪子的模样,内里搭配薯条、鸡米花、小西红柿、猫爪糕等孩子喜爱的食物,从餐品到餐具全方位贴合儿童喜好。

再解决“怎么带”。婴儿椅、儿童餐具等已成为基础标配,更贴心的服务则聚焦于“陪伴式体验”的创新。部分品牌通过设置专人服务,为儿童提供游戏引导、绘本共读等互动,缓解家长带娃吃饭的压力。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海底捞,针对儿童客群,推出安全游乐设施与免费托管服务,小朋友在工作人员带领下,可以玩积木、做游戏、滑滑梯,家长无需全程“盯娃”,只需安心用餐。

最后解决“玩什么”。为了让孩子在等位和就餐后不会因无聊而哭闹,许多餐饮品牌推出了丰富的餐前和餐后娱乐服务。常见的做法就是在等位时提供免费小零食。

◎亲子互动游戏

捞王锅物料理做的更细致,会为小朋友提供画纸、彩笔和趣味盲盒,让他们边画边玩;而鸿姐老火锅不仅推出专供的宝宝餐,部分门店还设置了儿童游乐区,进一步拓展孩子的活动空间。

这些变化背后,是火锅行业的思路转变:亲子服务不再是“额外成本”,而是能提升客户粘性、拉高客单价的“利润中心”。

再往深里说,现在餐厅抢的是“家庭消费”这个场景。海底捞的游乐园、西贝的厨艺课、九毛九的儿童店,都是在争这个市场。谁抓住了家庭,谁就抓住了长期客源。

不是谁都能分蛋糕

几点注意事项

虽然亲子餐市场前景广阔,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餐饮品牌都能跟风入局,经历上一波亲子餐厅倒闭潮的品牌对此记忆犹新。热闹背后,风险与挑战同样存在。

首当其冲的就是成本问题。

亲子餐厅需要在餐厅中融入儿童娱乐业态,这意味着,运营成本相对普通餐厅更高;专业托管人员、互动表演团队的人力成本多,儿童游乐设施的维护、卫生清洁更费钱。更麻烦的是,孩子一玩就是两小时,翻台率低,收入可能被成本抵消。

第二个就是安全风险。

孩子的安全是家长最关心的,也是餐品品牌的高压线。乐园里的设备是否安全、托管人员是否专业、儿童套餐的食材是否新鲜等,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引发舆情危机,对品牌造成致命打击。

随着入局者越来越多,简单的“儿童餐+游乐区”模式已经不够看了。餐饮品牌需要找到自己的特色,要么在餐食上创新,要么在体验上差异化,否则很难在日益拥挤的赛道中脱颖而出。

定位冲突也是潜在风险。

高端商务餐厅如果强行加儿童设施,可能破坏原有调性;主打”一人食”的轻食品牌如果搞亲子场景,反而会流失核心客群。如何平衡“亲子需求”和“原有定位”,是门技术活。

你的餐厅是怎么“讨好”孩子的?欢迎互动。


·END·

统筹丨田果 视觉 | 召军


觉得内容还不错,右下角点个小心心吧~

标签: 游乐园 亲子 西贝 海底捞 餐饮品牌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