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5日,国铁集团正式宣布,9月6日起优化儿童、残疾军人等群体火车票优惠政策,动车组列车儿童票最低可享公布票价4折。
这是继“按年龄购票”后,铁路部门针对儿童出行的又一重要调整,直接惠及全国超2.3亿0-14岁儿童及千万家庭。
此次政策调整的关键,是首次将席别差异纳入儿童票优惠体系,同时设置“4折保底”规则,解决了过去优惠模糊、与实际票价脱节的问题。具体细则如下:
- 动车组席别折扣:二等座、一等座按执行票价5折计费;特等座、商务座按执行票价8折计费;
动车组卧铺按执行票价7折计费,且所有席别优惠后价格不得低于公布票价的4折。
比如某车次二等座公布票价500元、执行票价400元,儿童票按执行票价5折算仅需200元,若执行票价过低,也会按公布票价4折(200元)保底,确保优惠不缩水。
- 免费携带规则:每名成人可免费携带1名未满6周岁且不占座的儿童,超员或儿童需单独占座时,需购买儿童优惠票;
免费乘车儿童需提前通过12306申报,未申报可能面临补票。
- 特殊群体延伸:残疾军人、消防救援人员等群体同步享受全席别5折(最低4折)优惠,覆盖范围较此前更广。
新政并非偶然,而是针对长期存在的儿童出行矛盾推出的解决方案,背后有三组关键数据支撑:
1. 多孩家庭需求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多孩家庭占比已达26%,0-14岁儿童超2.3亿,但此前仅允许1名6岁以下儿童免票,多孩家庭额外携带儿童需买全价票,被诟病“适配不了三孩时代”。
2. 身高标准与年龄购票衔接问题:国家卫健委《7岁以下儿童生长标准》显示,6岁儿童平均身高已达118厘米,较2009年增长1.1厘米,虽铁路早已实行“按年龄购票”,但优惠力度未跟上实际需求,且部分场景仍存在“身高歧视”争议。
3. 高铁票价动态调整后的适配需求:随着高铁票价动态机制完善,执行票价常低于公布票价,过去“统一按公布票价5折”的规则,导致实际优惠力度打折扣。例如某车次公布票价600元、执行票价480元,原规则儿童票300元,新政后按执行票价5折仅需240元,真正让利于民。
从实际效果看,新政的普惠性已初步显现:
- 家庭出行成本下降:以北京至上海为例,二等座儿童票从原规则的300元(公布票价600元5折),降至240元(执行票价480元5折),单次节省60元;
若选择动车组卧铺,公布票价800元、执行票价600元,儿童票从400元(原5折)降至420元(现7折),虽金额略增,但较全价仍省180元,长途出行性价比更高。
据国铁集团测算,新政实施后家庭出行成本平均降低15%-30%,年惠及超1亿旅客。
- 技术优化提升体验:12306已上线“免费儿童申报”“折扣明细查询”功能,购票时能实时看到优惠后价格,避免“隐性消费”争议。
但政策落地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成为网友讨论焦点:
- 普速列车覆盖不足:全国60%以上的铁路里程为普速列车,仍执行“硬座5折、硬卧7.5折”规则,未纳入4折优惠范围,农村及偏远地区旅客获得感较弱。
- 折扣透明度待加强:部分网友反映,执行票价动态浮动,担心“4折保底”变成“营销噱头”,比如个别车次故意抬高公布票价,再以4折售卖,实际优惠与预期不符。
- 年龄核验不便:免费儿童需提供身份证或户口本,无证件儿童可能被要求补票,给未带证件的家长带来麻烦。
此次儿童票调整,是铁路部门践行“民生导向”的缩影,也为公共服务改革提供了思路:
- 规则进一步适配需求:未来或借鉴日本、新加坡“年龄+身高双标准”,结合我国儿童生长发育情况,优化免票、优惠门槛;同时有望将普速列车纳入4折优惠范围,缩小城乡差异。
- 技术赋能服务升级:依托12306大数据,可探索“非高峰时段儿童票3折”“家庭套票”等创新模式,比如寒暑假、节假日推出“2大1小”优惠套餐,进一步降低家庭出行成本。
- 倾听民意完善政策:针对网友提出的“折扣透明”“证件简化”等建议,国铁集团已表示将优化系统,未来可能通过“电子户口本”关联12306,简化核验流程。
你或身边人已体验儿童火车票4折优惠吗?实际使用中遇到过哪些便利或问题?对于普速列车未纳入4折优惠,你有什么建议?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想法,一起推动政策更贴合民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