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教育学中有一条特重要,因势利导。那么怎么来操作呢?
先说结论:“因势利导,关键是势要靠我们造好。”
抓住成长的契机,因势利导才有效。
比如说,孩子入秋又升一年级,明显长大了。昨晚老远见了就喊,笑着往跟跑。然后坐在那儿,跟你聊聊天,很好,很高兴!
孩子说看了《南京照相馆》,老长时间呆在那里,睡觉一合眼,就闪那些画面,好像鬼子的大刀片子划过来。
娃儿们大了,好好跟他们说说话,别再吼孩子了。不论生活多难,不论生意好不好做,在他们面前一定要控制好情绪。也许孩子还不能完整地表达他们的意思,也要耐心听他们说完。然后正面引导,多给他们一些教育。
比如,我们可以说,你看那时候的人多可怜,日本人杀害妇女儿童,惨无人道。现在我们国家强大了,咱们能天天上学,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建设国家,保卫国家。
孩子也很高兴,说学校组织了九三阅兵,看了以后心情激动,人民解放军真棒!老师还说了,等《713》播放时,老师免一晚上作业!
今年到新校区几个班?四五六,我四二班。怎么没有看见姐姐?她转学了吗?
是的,上北关去了。我可以去你家吃饭吗?当然喽!
弟弟放学谁接?爷爷先接他,再来接我。弟弟学前班放学早。
我们可以顺着他的意思说,上下学很辛苦,爷爷奶奶也很辛苦。一定要懂得好好学习,努力向上。
老师呢?还是三年级的老师教我们,英语老师调走了,换了个新的。能听懂课吗?能。你坐在第几排?第二排正中间,位置很好,第一排不好,讲台太高,挡住了。
是吧,第二排就是最好的了。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讲,遵守纪律,积极思考,争取当堂学会,当个好学生。
其实孩子就是孩子,聊天谈心,及时共情,关心成长,其乐融融,孩子就会健康快乐成长。
所以我们常常说,抓住成长的契机,因势利导才有效。通过孩子平常的见闻,讲述学校家庭故事,结合社会实践活动,足以调动他们的情感。以情造势,以事晓理,发生共情,思想共鸣,就会收获不一样的教育效果,孩子就会一夜之间长大成熟起来。这种接受效应是长久的,也是深刻的,远比你吼他逼他强得多,也是你平时苦口婆心教导大道理比不了的。
下面我们再归纳总结一下,供宝爸宝妈参考:
1.孩子在一天天长大,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变化。
2.让孩子跑在前面,他们有自信了,成绩就大了。
3.主动示弱,放下强势,孩子好才是真正的好。
4.让孩子开口讲话,耐心听完,发现闪光点,及时引导孩子。
5.让孩子表现自我,比以前有进步,不吝赞美,孩子心情愉悦好接受。
6.和孩子聊聊天,做做游戏,民主平等,尊重理解,孩子愿意交流沟通,窗口打开,不愁没有机会。
最后一点,发现自己错了,父母不要强词夺理,更不要为自己辩解。我们要真心面对,承认自己错了,并肯定鼓励孩子是对的。只有这样,以身作则,放低身段,孩子犯错时,才会主动跟我们沟通,并积极改变,越来越好,越走越聪明,越来越优秀,越来越健康,成为一名身心健康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