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融媒讯(特约记者 张政伟 通讯员 刘艳芬 李叶)近日,十八连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在开展生物多样性日常监测过程中,通过红外相机同时拍摄到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藏酋猴与猕猴活动的场景。两类猴群行为自然、互动温馨,画面充满生机,展现了保护区内良好的生态环境。
藏酋猴(红外相机拍摄图片)。
藏酋猴与猕猴均属灵长目猴科猕猴属哺乳动物,为典型的杂食性动物,食谱广泛,主要以植物的叶、果实、茎、花和根为食,也捕食昆虫等无脊椎动物,偶尔食土以补充矿物质,其食性随季节变化。二者均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属国际贸易管制保护物种。藏酋猴同时名列《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被评定为“易危”(VU)等级。
十八连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滇东云贵高原中部,是滇东南地区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基因库”,目前已记录维管束植物800余种。丰富多样的植被为藏酋猴、猕猴等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与稳定的食物来源。
红外影像显示,藏酋猴群携幼崽同行,或在溪边岩石上安静进食,接受保护区工作人员的科学投喂;或用前爪翻动枯叶,搜寻草根与昆虫。幼猴们嬉戏打闹、依偎母猴,憨态可掬。猕猴则单独或成小群活动,立于溪涧石面警觉张望,展现出自然状态下的生机与活力。
近年来,十八连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布设红外相机监测网络、加强日常巡护、进行科学投喂等措施,对藏酋猴、猕猴等重点物种栖息地实行全天候监测,有效掌握其活动动态与种群变迁。保护区还持续开展周边社区宣传教育,增强居民保护意识。
此次同时记录到藏酋猴与猕猴的活动影像,是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的有力证明。下一步,十八连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将继续强化保护力度,完善监测体系,致力于守护这片珍贵的生态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