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
中秋的月色尚未满盈,关爱已提前抵达心田。在中秋传统佳节即将到来之际,为切实守护困境儿童心理健康,让孩子们在团圆氛围中感受久违的陪伴与温暖,10月2日,渔洋镇三叉河村儿童之家内暖意涌动,一场以“巧手制月・暖度中秋”为主题的冰皮月饼制作活动温情启幕。作为潜江市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试点项目的重要实践载体,此次活动由潜江市民政局、困境儿童心理健康服务指导中心全程专业指导,益加社工联合渔洋镇三叉河村儿童之家共同组织实施。活动以手工互动为纽带、以沉浸式节日体验为抓手,在传递中秋文化韵味的同时,温柔化解困境儿童内心的孤独与疏离,为他们的心理健康筑起一道温暖防线。
暖心破冰:故事里的月光,照见心底的愿望
活动开场,社工以“月亮的秘密”为主题,精心设计了一场充满童趣的破冰互动。社工化身温柔的“故事向导”,用轻柔舒缓的语调,将嫦娥奔月的浪漫传说、玉兔捣药的奇幻故事娓娓道来,孩子们的目光渐渐被吸引,原本紧绷的小脸蛋慢慢放松。随后,社工顺势开启“我的中秋小愿望”分享环节,轻声问道:“有小朋友愿意和大家说说,中秋最想和谁一起过节吗?”
起初,不少孩子因性格内向或长期缺乏陪伴的不安全感,只是低着头轻轻摆弄衣角,现场陷入短暂的沉默。见状,社工主动分享起自己儿时和家人围坐庭院吃月饼、赏月亮的温馨回忆,志愿者们也纷纷坐到孩子身边,用轻声细语的鼓励打消他们的顾虑。慢慢地,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小声说道:“我想和奶奶一起吃月饼,她总把最好的留给我”;另一个男孩则红着眼眶说:“希望月亮能把祝福带给在外打工的爸爸妈妈,让他们早点回家”。
每一个心愿,社工都认真倾听、温柔回应,还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彩色“心愿卡片”,让孩子们把心中的期盼画下来,一一贴在精心布置的“中秋心愿墙”上。当看到自己的画作与其他小伙伴的心愿并排展示,孩子们的眼神逐渐亮了起来,原本略显拘谨的氛围被阵阵清脆的笑声打破,陌生感在故事与分享中悄然消散,为后续的心理健康疏导奠定了满含温度的基础。
巧手制月:面团里的协作,揉出心底的暖意
手工制作环节,社工创新性地采用“伙伴互助式”操作模式,希望通过协作制作冰皮月饼,帮助孩子建立信任感、培养合作意识。活动前,社工已精心备好安全无毒的冰皮粉、软糯香甜的红豆馅、印着玉兔、月亮等卡通图案的模具,以及用于防粘的熟糕粉,确保孩子们能安全、安心参与。
演示步骤时,社工不仅细致讲解“如何揉出光滑面团”“怎样包裹馅料不外露”等实用技巧,更注重引导孩子关注过程中的情绪体验:“如果面团揉不圆也没关系哦,就像我们每个人都有小缺点,学会接纳不完美,才能在制作中收获快乐呀!”制作过程中,社工与志愿者始终以“心理健康守护者”的身份陪伴在侧,用耐心与专业守护每一颗脆弱的心灵。
有个小男孩因馅料反复从面团中漏出,急得眼圈泛红、差点落泪,志愿者没有直接伸手帮忙,而是轻轻蹲下身子,与他平视着说:“别着急,我们一起试试看好不好?你负责把面团捏成小碗的形状,我来帮你托着馅料,咱们慢慢来,失败一次就多一次经验呀!”在温柔的引导下,男孩渐渐平复情绪,重新拿起面团专注尝试;当两个孩子因模具使用顺序产生小争执时,社工及时上前,用“轮流使用+互相赞美”的巧妙方式化解矛盾:“你看他刚才帮你压出了超可爱的玉兔花纹,下次你可以帮他选最喜欢的月亮模具,这样是不是更开心呀?”
在一次次协作中,孩子们渐渐敞开心扉:有的主动帮同伴擦去手上的面粉,有的兴奋地分享自己发现的“揉面小技巧”,原本全程沉默的孩子也开始主动向社工和伙伴询问“这样做对不对”。当一个个印着精致图案的冰皮月饼从模具中脱出,孩子们小心翼翼地举着自己的作品互相展示,脸上绽放出久违的灿烂笑容,成就感与归属感在心底悄然滋生、慢慢蔓延。
情满中秋:陪伴里的成长,种下心底的希望
活动接近尾声,社工组织孩子们围坐成一个圆圈,每个人都捧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月饼,分享着制作过程中的心情变化。“一开始我觉得揉面团好难,后来和旁边的姐姐一起合作,就觉得特别简单了!”“刚才我和小朋友因为模具吵架了,不过我们很快就和好了,还一起做了最好看的月饼!”孩子们的分享真挚又可爱,每一句话都充满了成长的印记。
社工适时肯定着孩子们的进步:“大家不仅做出了美味的月饼,还学会了互相帮助、接纳不完美,更懂得了化解小矛盾,这些都是比月饼更珍贵的收获!”随后,全体孩子与社工、志愿者手持月饼,在写满心愿的“中秋心愿墙”前合影留念,相机快门按下的瞬间,一张张充满童真的笑脸被永久定格,成为这个中秋最温暖的画面。
此次“巧手制月・暖度中秋”活动,以中秋文化为情感载体,将心理健康疏导巧妙融入手工互动的每一个环节——通过破冰分享缓解孩子的孤独感,通过协作制作培养他们的信任感,通过成果展示提升自信心,让困境儿童在满满的陪伴中真切感受到“被重视、被关爱”的幸福。
未来,益加社工将继续以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试点项目为依托,在各儿童之家常态化开展“心理+文化”双轨主题活动。既通过专业的互动引导守护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帮助他们疏解负面情绪、建立积极心态;又借助传统节日、民俗文化等丰富内容,充盈孩子的精神世界、提升文化认同。用持续的爱与陪伴,助力每一位困境儿童走出心理阴霾,成长为心中有光、眼里有暖、脚下有力的阳光少年,让他们的童年也能如中秋月色般明亮、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