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公益报(马 磊)今年初,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决定在去年试行会员组织首席合规专员的基础上,开展落实慈善组织“全员全岗合规责任” 工作,要求慈善组织合规管理体现“全覆盖”原则,落实全员全岗合规责任,构建合规管理的第一道防线。
作为浙江省首批慈善组织合规管理试点单位,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于2024年率先设立“首席合规专员”岗位,并出台《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合规审查操作细则》,初步建立合规制度框架。2025年,基金会根据省慈善联合总会《关于开展落实慈善组织全员全岗合规责任工作的通知》要求,紧扣“人人都有合规责任”工作主旨,在项目全生命周期与决策运营执行全流程中,推动构建全员全岗合规全覆盖的责任体系,取得初步成效。
全员全岗合规建设的主要实践
强化全员全岗合规思想观念。一是认真组织学习宣贯省慈善联合总会关于全员全岗合规建设的文件精神及各专题会议、培训部署,确保全员知晓合规要求;二是组织以“我在慈善组织合规管理中的责任和作用”为主题的全员大讨论,引导全体员工紧密结合自身岗位职责进行参加讨论,厘清各自的工作岗位职责,剖析合规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与应对策略,共同探讨合规要求与业务实操的融合路径;三是邀请外部专家为全体员工解读慈善领域新政策、新法规,同时将合规教育纳入周例会议程,以慈善组织典型负面案例为素材开展结构化案例分析与反思,强化全体员工对合规风险的情境认知与底线意识。
建立全员全岗合规监测机制。制定基金会《全员全岗合规风险排查及防控措施清单(2025)》,针对机构5部门、7个岗位在项目募捐、资金管理、项目实施等46个关键环节,明确各岗位的合规风险点、防控措施及责任主体,实现合规风险监测与防控的全覆盖,将抽象的合规要求转化为员工可执行的具体任务。
探索建立实务领域合规标准化模板。为推动合规指引精细化、降低执行偏差、避免制度原则与一线操作“两张皮”,基金会在现有合规制度基础上,针对重要业务流程逐步推出《项目承接社会组织招募实务指引》《公益项目实地探访活动实务指引》等具体可操作的行动指南。这些指引为员工及合作伙伴提供标准化的工作模板与流程规范,有效减少执行过程中的理解偏差与操作误差,确保合规要求精准落地。
试行合规行为评价激励机制。基金会研究制定《员工合规行为记录与评价管理机制》,共六章十六条,对记录内容与分类、评价结果运用等作出明确规定。该机制将员工合规履职情况与绩效考核、评优评先直接挂钩,合规表现直接影响员工的个人发展与组织认可,从激励机制上有效保障了员工主动遵守合规要求的积极性与自觉性。
树立“疑虑报告”的群体意识。“疑虑报告”是合规建设自律、他律的重要途径。发现组织内存在合规潜在风险,每个人都有主动大胆报告的责任。活动开展以来“疑虑报告”的群体意识明显增强,为组织纠正、阻止合规偏离,提供了重要参考。
全员全岗合规建设的实施成效及工作体会
通过上述环环相扣的组合措施,基金会全员全岗合规建设取得以下新成效:
一是员工合规意识显著增强。通过责任清单明确要求、实务指引规范操作、评价机制引导激励,员工的底线思维与风险防范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违规事件发生率同比持续下降。二是内部运营更加规范高效。合规要求无缝嵌入业务流程,降低了不必要的内耗与纠错成本,项目管理规范性获得合作方与资助方的高度认可。三是合规文化深入人心。“人人都有合规责任”从口号转化为现实,主动合规、追求卓越逐渐成为组织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为基金会的社会公信力与品牌美誉度提供坚实的内在支撑。
去年省慈善联合总会推行首席合规专员制度,今年又组织开展全员全岗合规建设试点工作,省妇女儿童基金会积极参与,结合本会实际,就如何将合规管理从“被动遵守”转变为“主动参与”、从“监管要求”内化为“发展基因”开展初步有益探索,获得以下启示:
一是推行全员全岗合规建设需以“人人都有合规责任” 的共同意识为支撑。强化全员全岗合规责任意识、稳步推进慈善组织合规管理建设,是慈善组织(尤其是公募慈善组织)转型发展、以合规信誉与卓越效能打造社会影响力的重要路径,应成为慈善组织全体从业人员的共同意志与一致行动。
二是需实现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有机结合。从首席合规专员制度建立到全员全岗责任压实,体现了领导层对合规工作的重视与系统规划;要将顶层设计落到一线,需激活慈善组织的每一个“细胞”,形成合规体系完整发育的“毛细血管”网络,通过上下联动构建完整体系。
三是需坚持制度约束与正向激励双向发力。慈善组织合规建设需充分激发“群众力量”,清晰的规则清单是基础,但唯有与个人发展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才能真正激发员工守护合规的内生动力。
四是需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统筹兼顾。既通过严格制度划定“红线”“底线”,又通过细致的实务指引帮助员工掌握正确的做事方法,切实降低合规操作的难度,提升合规管理的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