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鱼爸 图片来源美素图库
1
2
因为他们的自我意识觉醒了。 大部分孩子第一个“唱反调”的阶段,应该出现在两三岁。儿童心理学有一个词叫Trouble Two ,也叫麻烦的两岁。 有心理学家这样描述这个阶段的孩子:“他们既独立又依赖,既可爱又可恶,既慷慨又自私,既成熟又幼稚。他们一只脚踩在温暖安逸、充满依赖的过去,另一只脚却已迈入了独立自主、充满发现的未来。”3
因为孩子渴望做自己喜欢的事! 孩子喜欢什么呢?在绘本《假如我是一个大人》里,是这样描述孩子想法的。 任何一个小孩儿都知道,哪怕是特别小的小孩儿。做一个捣蛋鬼,比做一个乖孩子,要有趣得多!一直做个乖孩子是非常无聊的,并且,还会很累。大人们总是说:“别捣蛋!照我说的做!”大人可以穿任何他们喜欢的衣服; 如果听到火灾报警声,他们可以不顾一切地把身子探出窗外。他们要是觉得热,随时可以喝水; 他们不用在电视节目正激动人心的时候,必须上床睡觉。大人可以做任何他们想做的事,小孩儿却只能按照大人说的去做。……所以,当我们给孩子安排那些他们并不喜欢的事情时。他们会表达自己的意见。跟我们唱反调,就是不想去睡啊,我就是不想吃这些水果。我就是想要看动画片,我就是喜欢在家里光着脚。……怎么办呢? 先尽量先去试着理解孩子,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这样才能好好说话,跟孩子沟通,找到一个好的办法。 比如孩子说要看动画片,就是不去写作业或者睡觉,怎么办?当你遇到了这个麻烦的时候,肯定是之前没有跟孩子制定这个规矩。 比如我跟小小鱼在看动画片这件事上,很早就定了规矩。没上幼儿园的时候,规矩是上午不看,我们可以出门玩或者在家里玩,看书,都可以。下午午休之后可以看一两集,一般是30分钟左右。晚上基本不看,就是洗漱后讲故事,然后睡得早。 上学后,规矩就是周日到周四不看,周末可以看。这些年一直坚持了下来。其他的一些习惯养成,也一般都是先定规矩。这样就不会出现不听唠叨,孩子却总是不听,跟你唱反调的情况。有妈妈会问,如果孩子不听,怎么办?会有约定惩罚的。比如时间控制不了,总是超时的话,下次就减少时间。就算哭闹,也可以坚定地执行。 不要总是用父母的权威去命令孩子如何如何。更不要用爱威胁孩子,别说“你不这样做,我就不爱你了。”4
因为他们渴望父母的关注。还有一种唱反调,其实是为了博得父母的关注。这种情形一般出现在父母长期缺位的家庭,或者经常忽视孩子内心的父母身上。5
其实,从某个角度看,孩子爱唱反调,也是一件好事,证明孩子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不是那个什么都听父母安排的乖宝宝。 不要什么事都要跟孩子争一个对错。有时我跟小小鱼辩论,也会被他气得不行。但我告诉自己要冷静,他能反驳我,其实是一件好事。证明他在思考,虽然他有时坚持的想法不一定成熟,不一定全对。但是站在他的角度看,也是非常不错了。 同时,也可以让父母重视起来,是不是我们做得不对,是不是要改变一下自己的说话方式?是不是自己太专制了?总是命令孩子。 如果你被这个问题困扰住了,怎么办呢?总结下来就是三句话: 让孩子得到足够的尊重。有平等的表达机会。感受到自己被爱,被理解。真的,养育孩子,是父母的一场自我修行。如果你觉得孩子有问题,那一定是父母自己先出了问题。你好,我是二胎奶爸,家有“恐龙专家”小小鱼和弟弟,很幸运与你相遇。鱼爸曾是童书编辑,非常喜欢孩子这个神奇的群体,后来回家全职带娃。
每天用心带娃的同时,陪娃读了上千本绘本,也在公众号分享自己真实的育儿及亲子阅读的感受。平日好读书和创作,累计发布了800多篇原创分享,得到了几十万爸妈的关注。
这里没有条条框框的理论,只有真诚地分享。新书《真希望我爸爸读过这本书》热售中。靠近我,用心和文字温暖你……
118:千万不能错过孩子阅读的黄金十年!